鸦胆子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4年10月31日 (四) 18:53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鸦胆子
鸦胆子 Yā Dǎn Zǐ
Brucea javanica (L.) Merr.

http://online.bjyyjy.org.cn/%E9%B8%A6%E8%83%86%E5%AD%90
别 名 鸦蛋子(植物名实图考),苦参子(本草纲目),老鸦胆(海南)
中 药 鸦胆子
科 属 苦木科 > 鸦胆子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叶长20-40厘米,有小叶3-15;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13)厘米,宽2.5-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通常略偏斜,边缘有粗齿,两面均被柔毛,背面较密;小叶柄短,长4-8毫米。花组成圆锥花序,雄花序长15-25(-40)厘米,雌花序长约为雄花序的一半;花细小,暗紫色,直径1.5-2毫米;雄花的花梗细弱,长约3毫米,萼片被微柔毛,长0.5-1毫米,宽0.3-0.5毫米;花瓣有稀疏的微柔毛或近于无毛,长1-2毫米,宽0.5-1毫米;花丝鑽状,长0.6毫米,花药长0.4毫米;雌花的花梗长约2.5毫米,萼片与花瓣与雄花同,雄蕊退化或仅有痕迹。核果1-4,分离,长卵形,长6-8毫米,直径4-6毫米,成熟时灰黑色,干后有不规则多角形网纹,外壳硬骨质而脆,种仁黄白色,卵形,有薄膜,含油丰富,味极苦。花期夏季,果期8-10月。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云南生于海拔950-1 000米的旷野或山麓灌丛中或疏林中。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北部也有。

本种之种子称鸦胆子,作中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痢疾等功效。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