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石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成药例证】
 
第1行: 第1行: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 (Baker) Ching、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或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的于燥叶。|石翰(《神农本草经》),石皮(《名医别录》),石苇(《滇南本草》),石兰(《本草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石剑(《福建民间草药》),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 (Baker) Ching、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或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的于燥叶。|石翰(《神农本草经》),石皮(《名医别录》),石苇(《滇南本草》),石兰(《本草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石剑(《福建民间草药》),石背柳(《中药材手册》)。||[[庐山石韦]]}}
 +
 
 
|imgs=0
 
|imgs=0
 
|imgmix=''
 
|imgmix=''

2024年11月19日 (二) 10:39的最新版本

石韦
石韦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 (Baker) Ching、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或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的于燥叶。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7%9F%B3%E9%9F%A6
别 名 石翰(《神农本草经》),石皮(《名医别录》),石苇(《滇南本草》),石兰(《本草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石剑(《福建民间草药》),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植 物 庐山石韦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产于浙江、湖北、河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和根,晒干或阴干。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筛去细屑。

【性状特征】

本品呈丝条状。上表面黄绿色或灰褐色,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着生侧脉间或下表面布满孢子囊群。叶全缘。叶片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化学成分】

石韦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三萜类黄酮类、甾体及挥发油成分。石韦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及其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 (C16H18O9) 不得少于 0.20%。

【药理毒理】
  1. 抗炎、镇痛:石韦水提取物按 1.95g/kg 灌胃小鼠,连续 7d,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石韦 75% 乙醇提取物按 1.95g/kg 灌胃小鼠,连续 7d,能明显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石韦水提取液、石韦醇提取液按 1.95g/10g 灌胃小鼠,每天 1 次,连续 7d,末次给药 1h 后,于小鼠右耳两面各涂二甲苯 0.01ml 致肿,对小鼠右耳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 44.62%、49.93%。石韦水煎液 10、20、40g 生药 /kg 小鼠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 7d,于末次给药后 30min,右耳正反两面均匀涂予 50μl 巴豆油混合液致炎,各剂量对巴豆油混合液致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镇咳、祛痰:石韦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稀释成 3.125、6.25、12.5、25、50、100mg/ml 的质量浓度梯度,结果显示石韦正丁醇相对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杄菌、藤黄八叠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值分别为 25mg/ml 及 12.5mg/ml。
  3. 降血糖:石韦多糖 10、40、160mg/kg 灌胃给药小鼠,连续 10d,对四氧嘧啶造成的糖尿病模型小鼠有明显的疗效,可明显降低血糖、血清及胰腺组织过氧化脂质水平,提高糖尿病小鼠对糖的耐受能力。
  4. 抗心律失常:石韦水溶液按 0.3g/100g 灌胃大鼠,每天 1 次,连续 4d,能使维拉帕米造成的大鼠缓慢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
  5.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石韦水煎液 0.25、0.5、0.75g/ml 按 0.2L/kg 灌胃小鼠,每天 1 次,连续 14d,第 15d 放血后处死小鼠,取脾脏得脾细胞悬液,能抑制 ConA 或 LPS 活化的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减少 IgM 的分泌量。
  6. 肾保护作用:石韦免煎剂 0.69g 配置成 2ml 液体灌胃肾结石大鼠,连续 4 周,能减轻肾充血情况,减轻肾炎细胞浸润情况。石韦免煎剂 0.6g 配置成 2ml 液体灌胃给肾结石大鼠,每天 1 次,连续 4 周,能明显促进草酸钙结晶排泄。
  7. 抗病毒:石韦水煎液 250、500、1000、2500、5000、1000μ g/ml 取 0.1ml 加入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液中,其最低有效剂量为 250μg/m(抑制病毒对数分别为 2.5±0.21 和 2.54±0.1)以及预防给药途径 500g/ml(抑制病毒对数为 2.0±0.15)。
  8. 抗菌:将 100mg/ml 石韦总黄酮、石韦总皂苷、石韦多糖溶液稀释成 1.25、2.5、5、15、30、60mg/ml 的质量浓度梯度,石韦总黄酮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抑制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为 15mg/ml,对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30mg/ml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稍差,最低抑菌浓度为 60mg/ml,总皂苷提取物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3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稍差,为 60mg/ml,多糖提取物对 4 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 60mg/ml。
  9. 其他药理作用:石韦醇提物 (2、7g/kg)、石韦水提物 (2、7g/kg)、石韦石油醚萃取物 (0.3、1g/kg)、石韦乙酸乙酯萃取物 (0.3、0.9g/kg)、石韦正丁醇萃取物 (0.6、1.8g/kg) 以 0.1ml/10g 灌胃小鼠,连续 10d,每天 1 次,石韦醇提物 (2、7g/kg)、石韦水提物 (2、7g/kg)、石韦正丁醇萃取物 (0.6、1.8g/kg) 均能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
【药性】

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淋证:本品能清利膀胱湿热而利尿通淋,为湿热淋证之常用。治热淋,常与滑石、木通、车前子等配伍,以加强清热通淋之效,如《全生指迷方》石韦汤,以之与车前子煮浓汁服用。本品既清热通淋,又凉血止血,故又常用治血淋,如《千金方》石韦散,以之与当归、蒲黄、芍药同用。用于石淋,如《古今录验》石韦散,以之与滑石为末,用米汁或蜜冲服。
    2. 咳喘,哮证:本品药性寒凉,归肺经而能清肺热,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可与鱼腥草、芦根等同用。若痰中带血者,可配以侧柏叶、白茅根等。若咳嗽偏寒者,如《圣济总录》石韦散,以之与槟榔为末,姜汤送服。
    3. 出血证:本品清热凉血而止血。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崩中、漏下,可与益母草、生地黄、生艾叶等同用;又如《本草纲目》,本品单味为末,温酒服。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等可与侧柏叶、茜根、白茅根等同用。
【用法用量】

6~12g。

【成药例证】
  1. 复方石韦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石韦、黄芪、苦参、萹蓄。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浮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2. 排石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连钱草、车前子(盐水炒)、木通、徐长卿、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苘麻子、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3. 复方金钱草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
    药物组成:广金钱草、车前草、石韦、玉米须。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4. 结石通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
    药物组成:广金钱草、玉米须、石韦、鸡骨草、茯苓、车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浑浊,尿道灼痛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