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石韦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植株通常高20-5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卧,密被线状棕色鳞片;鳞片长渐尖头,边缘具睫毛,着生处近褐色。叶近生,一型;叶柄粗壮,粗2-4毫米,长3.5-5厘米,基部密被鳞片,向上疏被星状毛,禾秆色至灰禾秆色;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近基部处为最宽,向上渐狭,渐尖头,顶端钝圆,基部近圆截形或心形,长10-30厘米或更长,宽2.5-6厘米,全缘,干后软厚革质,上面淡灰绿色或淡棕色,几光滑无毛,但布满洼点,下面棕色,被厚层星状毛。主脉粗壮,两面均隆起,侧脉可见,小脉不显。孢子囊群呈不规则的点状排列于侧脉间,布满基部以上的叶片下面,无盖,幼时被星状毛覆盖,成熟时孢子囊开裂而呈砖红色。
产台湾(宜兰、新竹、台中、南投、嘉义、高雄、花莲)、福建(泰宁、建宁、武夷山)、浙江(临安、谆安、桐庐、诸暨、宁海、开化、常山、遂昌、龙泉、庆元、缙云、文成)、江西(全省常见)、安徽(黄山、休宁、九峰山、潜山)、湖北(利川、宣恩、恩施、建始、神农架、合丰)、广东(乳源、乐昌、仁化)、广西(龙胜、临桂、大苗山)、云南(蒙自、文山、麻栗坡、个旧)、贵州(印江、望谟、纳雍、凯里、遵义兴仁、雷山、大方、榕江、清镇)、四川(金佛山、雷波、奉节、西阳、马边、巫山、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