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酢浆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D D {{FOC|abst={{ABS|地胆草 Dì Dǎn Cǎo|''Elephantopus scaber'' L.|苦地胆(本草纲目拾遗),地胆头…”)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地胆草属|D]]
+
[[Category:酢浆草属 |S]]
[[Category:植物|D]]
+
[[Category:植物|S]]
{{FOC|abst={{ABS|地胆草 Dì Dǎn Cǎo|''Elephantopus scaber'' L.|苦地胆(本草纲目拾遗),地胆头 磨地胆(广州)鹿耳草(海南)
+
{{FOC|abst={{ABS|山酢浆草  Shān Cù Jiāng Cǎo|''Oxalis griffithii''Edgew. & Hook. f.|截叶酢浆草、大山酢浆草、三角酢浆草
||菊科|地胆草属|}}
+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 |《中国植物志》 第43(1)卷 (1998)}}
|imgs=3
+
|imgs=2
 
}}
 
}}
根状茎平卧或斜升,具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高20-60厘米,基部径2-4毫米,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贴生长硬毛;基部叶花期生存,莲座状,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圆钝,或具短尖,基部渐狭成宽短柄,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茎叶少数而小,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全部叶上面被疏长糙毛,下面密被长硬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或枝端束生的团球状的复头状花序,基部被3个叶状苞片所包围;苞片绿色,草质,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1.5厘米,宽0.8-1厘米,顶端渐尖,具明显凸起的脉,被长糙毛和腺点;总苞狭,长8-10毫米,宽约2毫米;总苞片绿色或上端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而具刺尖,具1或3脉,被短糙毛和腺点,外层长4-5毫米,内层长约10毫米;花4个,淡紫色或粉红色,花冠长7-9毫米,管部长4-5毫米;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4毫米,顶端截形,基部缩小,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稀6条硬刚毛,长4-5毫米,基部宽扁。花期7-11月。
+
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陕西和甘肃。生于海拔800-3000米的密林、灌丛和沟谷等阴湿处。尼泊尔、印度有分布。
  
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美洲、亚洲、非洲各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常生于开旷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缘。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之功效,治感冒、菌痢、胃肠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结膜炎、疖肿等症。
+
全草入药,能利尿解热。

2024年10月30日 (三) 18:57的最新版本

山酢浆草
山酢浆草 Shān Cù Jiāng Cǎo
Oxalis griffithiiEdgew. & Hook. f.

http://online.bjyyjy.org.cn/%E5%B1%B1%E9%85%A2%E6%B5%86%E8%8D%89
别 名 截叶酢浆草、大山酢浆草、三角酢浆草
科 属 酢浆草科 > 酢浆草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 第43(1)卷 (1998)


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陕西和甘肃。生于海拔800-3000米的密林、灌丛和沟谷等阴湿处。尼泊尔、印度有分布。

全草入药,能利尿解热。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