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Category:桔梗属|J]] |
− | |Platycodon | + | [[Category:植物|J]] |
− | |包袱花,沙油菜,铃铛花,道拉基,符蔰,房图,白药,利如 | + | {{FOC|abst={{ABS|桔梗 Jié Gěnɡ|''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包袱花,沙油菜,铃铛花,道拉基,符蔰,房图,白药,利如 |
− | |桔梗 | + | |[[:Project:桔梗|桔梗]]|桔梗科|桔梗属| }} |
− | | | + | |imgs=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厘米,宽0.5-3.5厘米,基部宽楔形至圆钝,顶端急尖,上面无毛而绿色,下面常无毛而有白粉,有时脉上有短毛或瘤突状毛,边缘具细锯齿。花单朵顶生,或数朵集成假总状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圆锥花序;花萼筒部半圆球状或圆球状倒锥形,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狭三角形,有时齿状;花冠大,长1.5-4.0厘米,蓝色或紫色。蒴果球状,或球状倒圆锥形,或倒卵状,长1-2.5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期7-9月。 | ||
− | + | 产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各省以及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文山)、四川(平武、凉山以东)、陕西。朝鲜、日本、苏联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南部也有。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阳处草丛、灌丛中,少生于林下。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 | |
− | + | ||
+ | 根药用,含桔梗皂甙,有止咳、祛痰、消炎(治肋膜炎)等效。 |
2021年4月27日 (二) 15:14的最新版本
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厘米,宽0.5-3.5厘米,基部宽楔形至圆钝,顶端急尖,上面无毛而绿色,下面常无毛而有白粉,有时脉上有短毛或瘤突状毛,边缘具细锯齿。花单朵顶生,或数朵集成假总状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圆锥花序;花萼筒部半圆球状或圆球状倒锥形,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狭三角形,有时齿状;花冠大,长1.5-4.0厘米,蓝色或紫色。蒴果球状,或球状倒圆锥形,或倒卵状,长1-2.5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期7-9月。
产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各省以及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文山)、四川(平武、凉山以东)、陕西。朝鲜、日本、苏联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南部也有。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阳处草丛、灌丛中,少生于林下。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
根药用,含桔梗皂甙,有止咳、祛痰、消炎(治肋膜炎)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