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ICM|item={{CMM| 艾 ài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艾蒿,白蒿,冰台,医草,阿及艾,灸草,火艾,家艾 |艾叶 |菊科蒿属 |…”)
 
 
第1行: 第1行:
<!--{{ICM|item={{CMM| 艾  ài
+
[[Category:夏枯草属|X]]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
[[Category:植物|X]]
|艾蒿,白蒿,冰台,医草,阿及艾,灸草,火艾,家艾
+
{{FOC|abst={{ABS|夏枯草 Xià Kū Cǎo |''Prunella vulgaris'' L.|夏枯草(本经)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植物名实图考),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铁色草(本草纲目),滁州夏枯草(大明一统志,植物学大辞典),牯牛岭(亨利植物名录),丝线吊铜钟(广东),毛虫药(广西龙胜),小本蛇药草(广西融水),土枇杷(四川荣阳),金疮小草(四川青川),羊蹄尖(四川广元),古牛草(四川屏山),灯笼草(四川南川),牛低头(河南西峡、商城)
|艾叶
+
||唇形科|夏枯草属|《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菊科蒿属
+
|imgs=8
|叶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中国药典》(2015年版)
 
}}|imgs=3}}
 
-->
 
[[Category:蒿属|A]]
 
[[Category:植物|A]]
 
{{FOC|abst={{ABS| ài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艾蒿,白蒿,冰台,医草,阿及艾,灸草,火艾,家艾
 
|[[:Project:艾叶|艾叶]]|菊科|蒿属|《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imgs=4
 
 
}}
 
}}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0.8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8厘米,宽4-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2-0.5厘米,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
多年生草木;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厘米,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其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于无毛。茎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草质,上面橄榄绿色,具短硬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侧脉3-4对,在下面略突出,叶柄长0.7-2.5厘米,自下部向上渐变短;花序下方的一对苞叶似茎叶,近卵圆形,无柄或具不明显的短柄。轮伞花序密集组成顶生长2-4厘米的穗状花序,每一轮伞花序下承以苞片;苞片宽心形,通常长约7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具长1-2毫米的骤尖头,脉纹放射状,外面在中部以下沿脉上疏生刚毛,内面无毛,边缘具睫毛,膜质,浅紫色。花萼钟形,连齿长约10毫米,筒长4毫米,倒圆锥形,外面疏生刚毛,二唇形,上唇扁平,宽大,近扁圆形,先端几截平,具3个不很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齿尖均呈刺状微尖,下唇较狭,2深裂,裂片达唇片之半或以下,边缘具缘毛,先端渐尖,尖头微刺状。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长约13毫米,略超出于萼,冠筒长7毫米,基部宽约1.5毫米,其上向前方膨大,至喉部宽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约近基部1/3处具鳞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径约5.5毫米,内凹,多少呈盔状,先端微缺,下唇约为上唇1/2, 3裂,中裂片较大,近倒心脏形,先端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垂向下方,细小。雄蕊4,前对长很多,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彼此分离,花丝略扁平,无毛,前对花丝先端2裂,1裂片能育具花药,另1裂片钻形,长过花药,稍弯曲或近于直立,后对花丝的不育裂片微呈瘤状突出,花药2室,室极叉开。花柱纤细,先端相等2裂,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子房无毛。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珠形,长1.8毫米,宽约0.9毫米,微具沟纹。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蒙古、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日本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华北。
+
产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等省区;生于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等湿润地上,海拔高可达3000米。欧洲各地,北非,苏联西伯利亚,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日本(?),朝鲜(?),均广泛分布,澳大利亚及北美洲亦偶见。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本种植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述,称“白蒿”(一部分),历代古本草书记述的“白蒿”或“白艾”,其陆生种的大部分植物实际上是包括了本种及其近缘种,如宽叶山蒿 A. ''stolonif'' era (Maxim.) Komar、湘赣艾 A. gilvescens Miq.、野艾蒿 A. lavandulaefolia DC.、南艾蒿 A. ''verlotorum'' Lamotte,白叶蒿 A. ''leucophylla'' (Turcz. ex Bess.) C. B. Clarke、蒙古蒿 A. ''mongolica'' (Fisch. ex Bess.) Nakai、红足蒿 A. rubripes Nakai、五月艾 A. ''indico'' Willd.、魁蒿 A. princeps Pamp. 及歧茎蒿 A. igniaria Maxim. 等多种“复合种”的名称。
+
全株入药,据《滇南本草》记载:“味苦,微辛,性微温,入肝经,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止筋骨疼,舒肝气,开肝郁。治目珠夜(胀)痛,消散瘰疬(周身结核),手足周身节骨酸疼。”
  
《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蒿”及“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薪州镇),可入药。此系艾的栽培品种 cv. qiai,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
1b. 白花变种
  
据本所植物化学分析报道,艾蒿(野生种)与蕲艾(栽培品种)挥发油中的成分基本一致,均含有乙酸乙醋(acetate ester)、1,8-桉叶油素、水合莰烯(camphene hydrote)、樟脑、龙脑(borneol)等,另外艾蒿含蒿酮,而蕲艾含侧柏酮(见《云南植物研究》,7(4): 443-445.1985)。药理分析挥发油对多种霉菌、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平喘、镇咳作用。
+
var. leucantha Schur sec. Railey, Manucal Cult. Pl. rev. ed. 853. 1949.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白色。
 +
 
 +
产四川南部;生于溪旁,海拔750米。
 +
 
 +
1c. 狭叶变种
 +
 
 +
var. lanceolata (Barton) Fernald in Rhodora 15: 182. 1913——Prunella lanceolata Barton, Comp. Fl. Philoci 2: 37. 1818——Brunella vulgaris Linn. var. elongata Benth. in DC. Prodr. 12: 411. 1848.
 +
 
 +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全缘,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6-10毫米,无毛或疏生柔毛。
 +
 
 +
产云南,四川;生于路旁,草坡,灌丛及林缘等处,海拔达3200米。

2024年10月30日 (三) 19:45的最新版本

夏枯草 Xià Kū Cǎo
Prunella vulgaris L.

http://online.bjyyjy.org.cn/%E5%A4%8F%E6%9E%AF%E8%8D%89
别 名 夏枯草(本经)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植物名实图考),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铁色草(本草纲目),滁州夏枯草(大明一统志,植物学大辞典),牯牛岭(亨利植物名录),丝线吊铜钟(广东),毛虫药(广西龙胜),小本蛇药草(广西融水),土枇杷(四川荣阳),金疮小草(四川青川),羊蹄尖(四川广元),古牛草(四川屏山),灯笼草(四川南川),牛低头(河南西峡、商城)
科 属 唇形科 > 夏枯草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多年生草木;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厘米,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其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于无毛。茎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草质,上面橄榄绿色,具短硬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侧脉3-4对,在下面略突出,叶柄长0.7-2.5厘米,自下部向上渐变短;花序下方的一对苞叶似茎叶,近卵圆形,无柄或具不明显的短柄。轮伞花序密集组成顶生长2-4厘米的穗状花序,每一轮伞花序下承以苞片;苞片宽心形,通常长约7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具长1-2毫米的骤尖头,脉纹放射状,外面在中部以下沿脉上疏生刚毛,内面无毛,边缘具睫毛,膜质,浅紫色。花萼钟形,连齿长约10毫米,筒长4毫米,倒圆锥形,外面疏生刚毛,二唇形,上唇扁平,宽大,近扁圆形,先端几截平,具3个不很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齿尖均呈刺状微尖,下唇较狭,2深裂,裂片达唇片之半或以下,边缘具缘毛,先端渐尖,尖头微刺状。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长约13毫米,略超出于萼,冠筒长7毫米,基部宽约1.5毫米,其上向前方膨大,至喉部宽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约近基部1/3处具鳞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径约5.5毫米,内凹,多少呈盔状,先端微缺,下唇约为上唇1/2, 3裂,中裂片较大,近倒心脏形,先端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垂向下方,细小。雄蕊4,前对长很多,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彼此分离,花丝略扁平,无毛,前对花丝先端2裂,1裂片能育具花药,另1裂片钻形,长过花药,稍弯曲或近于直立,后对花丝的不育裂片微呈瘤状突出,花药2室,室极叉开。花柱纤细,先端相等2裂,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子房无毛。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珠形,长1.8毫米,宽约0.9毫米,微具沟纹。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产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等省区;生于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等湿润地上,海拔高可达3000米。欧洲各地,北非,苏联西伯利亚,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日本(?),朝鲜(?),均广泛分布,澳大利亚及北美洲亦偶见。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全株入药,据《滇南本草》记载:“味苦,微辛,性微温,入肝经,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止筋骨疼,舒肝气,开肝郁。治目珠夜(胀)痛,消散瘰疬(周身结核),手足周身节骨酸疼。”

1b. 白花变种

var. leucantha Schur sec. Railey, Manucal Cult. Pl. rev. ed. 853. 1949.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白色。

产四川南部;生于溪旁,海拔750米。

1c. 狭叶变种

var. lanceolata (Barton) Fernald in Rhodora 15: 182. 1913——Prunella lanceolata Barton, Comp. Fl. Philoci 2: 37. 1818——Brunella vulgaris Linn. var. elongata Benth. in DC. Prodr. 12: 411. 1848.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全缘,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6-10毫米,无毛或疏生柔毛。

产云南,四川;生于路旁,草坡,灌丛及林缘等处,海拔达3200米。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