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橘红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化橘红
化橘红

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 Citrus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 Citrus grandis (L.) 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5%8C%96%E6%A9%98%E7%BA%A2
别 名 化皮(《岭南杂记》),化州橘红(《岭南随笔》),化州陈皮(《本草从新》),柚皮橘红(《中药志》),毛化(《广西中药志》)。
植 物 橘红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采收加工】

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丝或块。

【性状特征】
  • 化橘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28cm,厚0.2~0.5cm。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以片薄均匀,气味浓厚者为佳。
  • 柚:外表面黄绿色、黄棕色,无毛。以片薄均匀,气味浓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

化橘红的主要成分是黄酮,还含有挥发油、多糖、蛋白质、脂肪、香豆素类化合物等化橘红的黄酮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3.5%。

【药理毒理】
  1. 平喘:化橘红提取物按0.46、0.92g生药/L剂量对KCl致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模型给药可抑制离体豚鼠平滑肌收缩。
  2. 增强免疫功能:化橘红多糖50、100、200剂量给小鼠灌胃,连续10d,均可提高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并有效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中、高剂量可使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
【药性】

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临床应用】

临床常用:风寒,寒痰或湿痰咳嗽:本品辛苦性温,能燥湿化痰,常用于湿痰、寒痰咳嗽证。治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常与半夏、茯苓、苦杏仁等药配伍。

【用法用量】

3~6g

【成药例证】
  1. 橘红丸(《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二)分册》]
    药物组成: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 止咳橘红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
    药物组成: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紫苏子(炒)、苦杏仁(去皮,炒)、紫菀、款冬花、麦冬、瓜蒌皮、知母、桔梗、地黄、石膏。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嗽化痰。用于肺热燥咳,痰多气促,口苦咽干。
  3. 橘红痰咳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化橘红、百部(蜜炙)、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润肺止咳。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
  4. 橘红梨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
    药物组成:化橘红、梨、川贝母、天冬、麦冬、苦杏仁、枇杷叶、五味子。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止咳化痰。用于肺胃阴虚,口干咽燥,久咳痰少。
  5. 复方春砂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
    药物组成:砂仁叶油、化橘红、白术、枳壳。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健脾开胃,止痛消胀。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和消化不良。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