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4年11月19日 (二) 19:49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含羞草
含羞草 Hán Xiū Cǎo
Mimosa pudica Linn.

http://online.bjyyjy.org.cn/%E5%90%AB%E7%BE%9E%E8%8D%89
别 名 含羞草(台湾府志)知羞草(南越笔记),呼喝草(广西通志),怕丑草(广东)
科 属 豆科 > 含羞草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披散、亚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茎圆柱状,具分枝,有散生、下弯的钩刺及倒生刺毛。托叶披针形,长5-10毫米,有刚毛。羽片和小叶触之即闭合而下垂;羽片通常2对,指状排列于总叶柄之顶端,长3-8厘米;小叶10-20对,线状长圆形,长8-13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急尖,边缘具刚毛。头状花序圆球形,直径约1厘米,具长总花梗,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花小,淡红色,多数;苞片线形;花萼极小;花冠钟状,裂片4,外面被短柔毛;雄蕊4枚,伸出于花冠之外;子房有短柄,无毛;胚珠3-4颗,花柱丝状,柱头小。荚果长圆形,长1-2厘米,宽约5毫米,扁平,稍弯曲,荚缘波状,具刺毛,成熟时英节脱落,荚缘宿存;种子卵形,长3.5毫米。花期3-10月;果期5-11月。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生于旷野荒地、灌木丛中,长江流域常有栽培供观赏。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地区。

全草供药用,有安神镇静的功能,鲜叶捣烂外敷治带状泡疗。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