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柔弱,平卧延伸,长 20-60 厘米,无毛、被疏毛以无密被铁锈色多细胞柔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无柄腺体,下部节间较短,常发出不定根,中部节间长 1.5-5 (10) 厘米。叶对生,卵圆形、近圆形以至肾圆形,长 (1.5) 2-6 (8) 厘米,宽 1-4 (6) 厘米,先端锐尖或圆钝以至圆形,基部截形至浅心形,鲜时稍厚,透光可见密布的透明腺条,干时腺条变黑色,两面无毛或密被糙伏毛;叶柄比叶片短或与之近等长,无毛以至密被毛。花单生叶腋;花梗长 1-5 厘米,通常不超过叶长,毛被如茎,多少具褐色无柄腺体;花萼长 (4) 5-7 (10) 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以至线形或上部稍扩大而近匙形,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毛、被柔毛或仅边缘具缘毛;花冠黄色,长 7-15 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 2-4 毫米,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质地稍厚,具黑色长腺条;花丝长 6-8 毫米,下半部合生成筒;花药卵圆形,长 1-1.5 毫米;花粉粒具 3 孔沟,近球形 [(29.5-32) × (27-31) 微米],表面具网状纹饰;子房卵珠形,花柱长 6-8 毫米。蒴果球形,直径 4-5 毫米,无毛,有稀疏黑色腺条。花期 5-7 月,果期 7-10 月。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生于沟边、路旁阴湿处和山坡林下,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300米。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
L. fargesii Franch. 的模式标本 (Farges, 658, 存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采自四川城口,仅为一叶片较小的植株,应予归并。因本种分布较广,毛被的变化亦很大,全株无毛以至密被毛,但在两个极端类型之间有一系列的中间类型。根据大量标本观察,一般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植株被毛亦渐增多。在药用上一般均以无毛的类型为正品,但不同类型间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无差别,尚有待深入研究。
本种为民间常用草药,功能为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治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泌尿系统结石、肝、胆结石、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毒蕈及药物中毒;外用治化脓性炎症、烧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