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独角莲)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Teacher01讨论 | 贡献2024年10月31日 (四) 13:5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白附子(独角莲)
白附子(独角莲) Bái Fù Zǐ/Zi Dú Jiǎo Lián
Sauromatum giganteum (Engl.) Cusimano & Hett.

http://online.bjyyjy.org.cn/%E7%99%BD%E9%99%84%E5%AD%90%EF%BC%88%E7%8B%AC%E8%A7%92%E8%8E%B2%EF%BC%89
别 名 独角莲(北京、河北、陕西)滴水参、天南星(湖北鹤峰),野芋(湖北均县),白附子(四川、湖北),禹白附、牛奶白附(河北药材名),麦夫子(河南嵩县),疔毒豆(东北),麻芋子(甘肃),芋叶半夏(广西临桂),“达瓦罗玛吉节涧”(藏族语),鸡心白附(西藏)
科 属 天南星科 > 犁头尖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块茎倒卵形,卵球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2-4厘米,外被暗褐色小鳞片,有7-8条环状节,颈部周围生多条须根。通常1-2年生的只有1叶,3-4年生的有3-4叶。叶与花序同时抽出。叶柄圆柱形,长约60厘米,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叶片幼时内卷如角状(因名),后即展开,箭形,长15-45厘米,宽9-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状,后裂片叉开成70度的锐角,钝;中肋背面隆起,I级侧脉7-8对,最下部的两条基部重叠,集合脉与边缘相距5-6毫米。花序柄长15厘米。佛焰苞紫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6厘米,粗3厘米;檐部卵形,展开,长达15厘米,先端渐尖常弯曲。肉穗花序几无梗,长达14厘米,雌花序圆柱形,长约3厘米,粗1.5厘米;中性花序长3厘米,粗约5毫米;雄花序长2厘米,粗8毫米;附属器紫色,长(2-)6厘米,粗5毫米,圆柱形,直立,基部无柄,先端钝。雄花无柄,药室卵圆形,顶孔开裂。雌花:子房圆柱形,顶部截平,胚珠2;柱头无柄,圆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我国特有,产河北、山东、吉林、辽宁、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至西藏南部。辽宁、吉林、广东、广西有栽培。生于荒地、山坡、水沟旁,海拔通常在1500米以下。为本属分布最广、最北的一种。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块茎供药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等。中药中的“白附子”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