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榧子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Teacher01讨论 | 贡献2021年10月24日 (日) 19:17的版本 【临床应用】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榧子
榧子

为红豆杉科植物榧 Torreya grandis Fort. 的干燥成熟种子。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6%A6%A7%E5%AD%90
别 名 彼子(被子)(《神农本草经》),榧实(《名医别录》),罴子(陶弘景),玉山果(《东坡诗集》),赤果、玉榧(《日用本草》)。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主产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

【采收加工】

9~10 月采收果实,除去其肉质果皮,敲破果壳后取出种子。

【炮制】
  • 榧子:拣净杂质,或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 炒榧子:将净仁微炒至外表褐黑,内仁黄黑,发出焦香味为度。或用砂拌炒至熟透,内呈黄色,外具焦斑,取出,筛去砂,放冷。
【性状特征】
  • 榧子: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的种脐,另端稍尖。种皮质硬。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气微,味微甜而涩。
  • 炒榧子:形如榧子,外表褐黑,内仁黄黑,有焦香味,味微甜而涩。
【药理毒理】
  • 驱虫:大鼠经腹部皮下接种巴西日本圆线虫第三期幼虫,10d 后灌服榧子油原药 0.2g/kg,连续 7d,粪便中绦虫数量减少。
【药性】

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寄生虫病:榧子可杀虫,临床常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等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9~15g。

【成药例证】
  1. 儿童清热导滞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药物组成:榧子、鸡内金(醋炙)、莪术(醋炙)、厚朴(姜炙)、枳实、山楂(焦)、青皮(醋炙)、半夏(制)、六神曲(焦)、麦芽(焦)、槟榔(焦)、君子(仁)、胡黄连、苦楝子、知母、青蒿、黄芩(酒炙)、薄荷、钩藤、车前子(盐制)。
    功能主治:健胃导滞,消积化虫。用于小儿蓄乳宿食引起:胸膈满闷,积聚痞块,虫积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躁烦口渴,不思饮食。
  2. 健儿疳积散(《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
    药物组成:榧子、使君子肉、雷丸、苦楝皮、海螵蛸、小茴香(炒)、莲子、徐长卿、炉甘石(煅,水飞)、鸡内金(炒)。
    功能主治:健胃导滞,消积化虫。用于小儿蓄乳宿食引起:胸膈满闷,积聚痞块,虫积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躁烦口渴,不思饮食。
  3. 小儿康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
    药物组成:榧子、太子参、葫芦茶、山楂、乌梅、蝉蜕、白芍、麦芽、槟榔、陈皮、茯苓、白术。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导滞,驱虫止痛,安神定惊。用于食滞虫病,烦躁不安,精神疲倦,脘腹胀满,面色萎黄。
  4. 婴儿消食散(《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
    药物组成:榧子、红参、大黄、槟榔、使君子仁麦芽(炒)、三棱(醋炙)、枳实(炒)、莪术(醋炙)、山楂、牵牛子(炒)、胡黄连、鸡内金(炒)、芦荟、朱砂、冰片。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用于小儿停食伤乳,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停滞作泻食火疳积。
  5. 儿童清热导滞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榧子、醋鸡内金、莪术(醋炙)、厚朴(姜炙)、枳实、焦山楂、青皮(醋炙)、法半夏、六神曲(焦)、麦芽(焦)、槟榔(焦)、使君子仁、胡黄连、苦楝皮、知母、青蒿、黄芩(酒炙)、薄荷、钩藤、车前子(盐炙)。
    功能主治:健胃导滞,消积化虫。用于食滞肠胃所致的疳症,症见不思饮食、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烦躁口渴、胸膈满闷、积聚痞块,亦用于虫积腹痛。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