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余炭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1年9月13日 (一) 10:4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人发制成的碳化物。|乱发炭,人发炭。||}} |imgs=0 |imgmix='' }} X =====【产地】===== 全…”)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血余炭
血余炭

人发制成的碳化物。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8%A1%80%E4%BD%99%E7%82%AD
别 名 乱发炭,人发炭。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

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性状特征】

呈不规则块状,乌黑光亮,有多数细孔。体轻,质脆。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

【化学成分】

血余炭的主要成分是钙、铜的氧化物或盐,还含有蛋白、脂肪、黑色素等。血余炭中钙、铜的氧化物或盐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 止血:取新西兰大白兔心脏血8ml于试管中并加人100mg血余炭,发现其能有效减少血液凝固时间。
【药性】

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用于吐血,咯血,血淋,便血,外伤出血,小便不利。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血证:出血之证,其血出必留瘀,瘀血不除则血难止。本品既可止血又可散瘀,对于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等症状,内服外用皆有止血之效。
【用法用量】

5~10g。

【成药例证】
  1. 妇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白术、山药、续断、白芷、地榆、血余炭、牡蛎、海螵蛸。
    功能主治:补血健脾,固经止带。用于血虚脾弱所致的月经不调、带下病,症见月经过多、持续不断、崩漏色淡、经后小腹隐痛、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或带多清稀。
  2. 京万红(《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
    药物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地榆、槐米、半边莲、金银花、紫草、苦参、胡黄连、地黄、红花、当归、川芎、血竭、赤芍、木瓜、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水、火、电灼烫伤,疮伤肿痛。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