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天仙子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1年9月7日 (二) 12:2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茄科植物莨菪 ''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茛菪子、横唐(《神农本草经》),着子(…”)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天仙子
天仙子

为茄科植物莨菪 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5%A4%A9%E4%BB%99%E5%AD%90
别 名 茛菪子、横唐(《神农本草经》),着子(《本草经集注》),菪实(《箧中方》),牙痛子(《本草原始》),小颠茄子(《岭南采药录》),米罐子(《中药志》),熏牙子(《陕西中药志》)。
植 物 天仙子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全国各地广泛分布。主产于内蒙古、河南、山东、安徽、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暴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炮制】
  • 天仙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 炒天仙子:取干燥净天仙子,在锅底温度为140℃时,炒制4min,出锅,放凉。
【性状特征】
  • 天仙子: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l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切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气微,味微辛。以身干、粒大饱满、无杂质为佳。
  • 炒天仙子:形如天仙子,切面灰黄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气香,味微辛。以粒大饱满、无杂质为佳。
【化学成分】

天仙子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还含有莨菪胺、脂肪油、甾醇、蛋白质等。天仙子的生物碱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东莨菪碱(C17H21NO4)和莨菪碱(C17H23NO3)的总量不彳导少于0.080%。

【药理毒理】
  1. 镇静、镇痛:天仙子水煎液按0.3、0.6、0.9g/(kg•d)的剂量给小鼠灌胃,连续7d,能提高痛阈值。
  2. 抗惊厥:天仙子的甲醇提取物按30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可推迟由木防己苦毒素所致癫痫模型小鼠的发作。
  3. 抗炎:天仙子水煎液按0.3、0.6、0.9g/(kg•d)的剂量给小鼠灌胃,连续7d,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
  4. 安全性评价:小鼠口服天仙子水煎液的最大耐受量为200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8333倍。
【药性】

苦、辛,温;有大毒。归心、胃、肝经。

【功能主治】

解痉止痛,平喘,安神。用于胃脘挛痛,喘咳,癫狂。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1. 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牙痛天仙子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止痛作用,治胃肠痉挛、肾绞痛等引起的脘腹剧痛,可暂用天仙子研末或水煎服;若风湿痹痛者,可配人祛风湿、活血通络剂中应用;若跌打肿痛者,用天仙子外敷;若牙痛者,用天仙子研末点牙痛处,亦可配细辛等水煎服;若龋齿疼痛,用天仙子咬于痛处,或以之烧烟熏患处。
    2. 咳嗽气喘天仙子能解痉、平喘咳;若年久喘嗽,可燃吸其烟;若咳嗽积年不瘥者,用天仙子与味甘之大枣同煮,日食枣3次,方见《圣惠方》。
    3. 癫狂,惊痫治癫狂、惊痫等证,配伍牛黄、鲤鱼胆等,如《古今录验方》莨菪子散。
    4. 久泻,久痢,脱肛治水泻日久者,用天仙子以枣肉包扎烧存性,粟米饮酒服;若阴寒内盛、洞泄不止,可配伍干姜、橘皮、诃子皮,如《圣济总录》天仙子丸;若赤白痢腹痛后重,配伍大黄,如《普济方》妙功散;若脱肛不收,将本品炒黑捣末,掺上药末,以手轻揉托上肛门,如《药性论》。
【用法用量】

0.06~0.6g。

【成药例证】
  1. 溃疡散胶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
    药物组成:甘草、白及、延胡索、泽泻、海螵蛸、薏苡仁、黄芩、天仙子。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脾胃湿热,胃脘胀痛,胃酸过多,溃疡病,慢性胃炎。
  2. 胃痛宁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
    药物组成:蒲公英提取物、氢氧化铝、甘草干浸膏、天仙子浸膏、龙胆粉、小茴香油。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理气和胃,制酸止痛。用于湿热互结所致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症见胃脘痉痛,胃酸过多,脘闷嗳气,泛酸嘈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3. 溃疡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
    药物组成:海螵蛸、枯矾、天仙子、延胡索、白及、乌药。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止血收敛。用于脾胃不和、胃脘胀痛、吞酸嘈杂等症;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而见上症者。
  4. 癬宁搽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土荆皮、关黄柏、白鲜皮、徐长卿、苦参、石榴皮、洋金花、南天仙子、地肤子、樟脑。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用于脚癣、手癣、体癣、股癣、皮肤癣症。
  5. 溃疡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
    药物组成:甘草浸膏、白及、延胡索(醋炙)、海螵蛸、黄芩、薏苡仁(麩炒)、泽泻、天仙子。
    功能主治:健胃,消炎,止痛。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
【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
  2. 天仙子中含有托烷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毒性。通过麻痹副交感神经的神经末梢,产生典型的毒蕈碱样作用,进而产生中枢性抗胆碱作用。表现为思维障碍,短时记忆缺失,幻觉,高热,运动失调,兴奋,困倦,昏迷,皮肤干燥,面色潮红,心动过速,瞳孔放大,大便干燥。治疗方法包括胃肠解毒、洗胃及支持疗法(或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心律失常、昏昏欲睡、昏迷不醒甚至呼吸停止等情况,推荐使用毒扁豆碱。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