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紫珠叶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1年9月1日 (三) 10:3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 ''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 的干燥叶。|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 |imgs=0…”)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紫珠叶
紫珠叶

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 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 的干燥叶。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7%B4%AB%E7%8F%A0%E5%8F%B6
别 名 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河北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状特征】

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19cm,宽2.5~9cm。先端渐尖或钝圆,基部宽楔形或钝圆,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被星状毛和短粗毛;下表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密被黄褐色星状毛和金黄色腺点,主脉和侧脉突出,小脉深人齿端。叶柄长0.5~1.5cm。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紫珠叶主要含多糖、黄酮、萜类等。紫珠叶的黄酮、萜类是其主要药理活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花糖(C29H36O15)不得少于0.36%。

【药性】

苦、涩,凉。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

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药理毒理】
  • 镇痛:1000mg/kg紫珠叶醇提物灌胃,能明显抑制冰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化合物II、Ⅲ在剂量为100mg/kg时灌胃能抑制冰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化合物Ⅳ在剂量为50mg/kg时能明显抑制。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各种出血:本品性凉而不寒,兼有活血作用,故收敛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无耗散,凉血而不阻遏,为止血佳品,广泛用于各种原因之内外出血(《临床常用中药手册》)。
【用法用量】

3~15g;研末吞服1.5~3g。外用适量,敷于患处。

【成药例证】
  1. 烧烫宁喷雾剂(《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
    药物组成:虎杖、牡丹皮、黄柏、紫珠叶、忍冬藤、连翘、蒲黄、五味子、儿茶、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生肌。用于I度或度烧烫伤。
  2. 痔炎消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
    药物组成:火麻仁、紫珠叶、槐花、金银花、地榆、白芍、三七、茅根150g,茵陈、枳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止血,止痛,消肿。用于痔疮发炎肿痛、肛裂疼痛及痔疮手术后大便困难、便血等及老年人便秘。
  3. 妇炎灵胶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
    药物组成:紫珠叶、硼酸、苦参、樟脑、仙鹤草、白矾、百部、冰片、蛇床子、苯扎溴铵。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阴部瘙痒,灼痛,赤白带下,或兼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以及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