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肉桂子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1年9月1日 (三) 09:4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Presl的干燥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祖热吐、谢节热提斯、赛里合…”)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肉桂子
肉桂子

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Presl的干燥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8%82%89%E6%A1%82%E5%AD%90
别 名 祖热吐、谢节热提斯、赛里合、古丽达尔其尼、达尔其尼卡坡里(《药物之秘》)。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其道地产区为广西桂平、容县、平南、大瑶山、上思,广东广义、德兴、信宜、钦县、防城等地。国外主产于越南、印度、老挝、印度尼西亚。

【采收加工】

10~11月间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炮制】

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

【性状特征】

呈倒圆锥形,长4~18mm,直径4~7mm。宿萼杯状,长5~11mm,直径4~7mm,边缘有不明显的6浅齿裂;表面褐色至黑褐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有的连有果柄。宿萼内有未成熟的果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5mm。黄棕色至棕褐色,略有光泽,有皱纹;顶端稍平截,上部有一微凸起的花柱残基,下部圆钝,可见凸起的子房柄。质松软,易压碎。气香,味甜而辛辣。

【化学成分】

肉桂子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还含有淀粉等。

【药理毒理】

抗氧化0.1g/ml肉桂子甲醇提取液2ml中加人0.08g/L的DPPH溶液2ml,对DPPH的清除率为95%。

【药性】

辛、甘,温。归脾、胃、肾、肺经。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止痛。用于胃腹冷痛,呕哕,肺寒咳喘。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阳虚证:本品性温,有助阳之功效。用于治疗阳气衰弱,温煦失职所致心腹冷痛或胃痛,呕哕,阳痿,宫冷等。
    2. 咳嗽,喘证:本品能温肾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肾虚,肾不纳气之咳嗽,喘证。
【用法用量】

3~6g,或研磨冲服。

【成药例证】
  1. 康氏牛黄解毒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一册(中药保护)》】
    药物组成:大黄、白芍、防风、山药、肉桂子、雄黄、朱砂、薄荷脑、黄芩、钩藤、桔梗、丁香、甘草、牛黄、冰片、麝香。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2,康氏牛黄解毒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
    药物组成:大黄、白芍、防风、山药、肉桂子、雄黄、朱砂、薄荷脑、黄芩、钩藤、桔梗、丁香、甘草、人工牛黄、冰片、麝香。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2. 三余神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
    药物组成:茯苓、六神曲(炒)、白芍、前胡、甘草、桂枝、香附(制)、高良姜、厚朴(制)、防风、荆芥、丁香、柴胡、粉萆薌、苦杏仁、黄荆子、山柰、红豆蔻、黄芩、香薷、白术(炒)、川芎、羌活、白芷、小茴香、乌药、泽泻、半夏(制)、甘粉、桔梗、肉桂子、木香、山药、槟榔、麦芽(炒)、木香、山楂(炒)、吴茱萸〈制)、麻黄、八角茴香、枳壳(炒)、细辛、陈皮、肉豆蔻(煨)、广盐香、鲜青蒿(或青蒿)、紫苏叶、生姜、秦艽、大腹皮、薄荷、鲜辣蓼(辣蓼)。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调胃理气。用于感受风寒,伤食吐泻,胸腹饱闷,舟车晕吐。
【注意事项】

对膀胱有害,矫正药为西黄芪胶或欧细辛。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