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木槿花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Admin讨论 | 贡献2021年8月19日 (四) 10:3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锦葵科植物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或白花重瓣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f.''albusplenus'' Loudon的干燥…”)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导航搜索
木槿花
木槿花

为锦葵科植物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或白花重瓣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f.albusplenus Loudon的干燥花。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6%9C%A8%E6%A7%BF%E8%8A%B1
别 名 朝开暮落花(《本草纲目》),白槿花(《中国药用植物志》),篱障花、喇叭花(《中国树木分类学》),藩篱花、猪油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荴树花、大碗花(《江苏植物药材志》),芭壁花(《山东中草药手册》),水槿花、槿铃花、新米花、饭汤花、旱莲花、水昌花、槿树花、三七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木红花(《广西本草选编》),肉花、白饭花、白面花、白木棉花(《福建药物志》)。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我国南部野生品亦有。原产于我国中部各地,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

夏季花半开放时采收,晒干。

【炮制】

净制。

【性状特征】

皱缩呈卵状或不规则圆柱状,常带有短花梗。全体被毛。长1.5~3.5cm,宽1~2cm。苞片6~7片,线性。花萼钟状,灰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类白色、黄白色或浅棕黄色,单瓣5片或重瓣10余片。雄蕊多数,花丝连合成筒状。气微香,味淡。

【化学成分】

木槿花的主要成分是胡萝卜素类色素、脂肪酸、糖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木槿花的胡萝卜素类色素、脂肪酸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 抗肿瘤:木槿花经醇提和水提取后合并制成注射液,采用左前肢腋部皮下注射(实体瘤)或腹腔注射(腹水型)造成小鼠肿瘤模型,24h后,注射液每次按8.0g/kg对实体型瘤株系进行肌内注射、对腹水型进行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10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37、S180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9.85%、46.46%。
【药性】

甘、淡,凉。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

清湿热,凉血。用于痢疾,腹泻,痔疮出血,白带;外治疖肿。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痢疾:本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痢疾,腹泻,痔疮出血。
    2. 疮疖痈肿: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外用治疮疖痈肿,烫伤。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压、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