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羚羊角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羚羊角 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 的角。 | |
---|---|
别 名 | 泠角(《神农本草经》),嫩羚羊(《中药材手册》),高鼻羚羊(《中药正别名》),赛加羚羊角(《新编中药炮制法》)。 |
出 处 |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
478 羚羊角 Lingyangjiao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产于新疆博乐、温泉、塔城、裕民等地。
【采收加工】
猎取后锯取其角,晒干。
【炮制】
- 羚羊角:净制。
- 羚羊角镑片:取羚羊角,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干燥。
- 羚羊角粉:取羚羊角,砸碎,粉碎成细粉。
【性状特征】
- 羚羊角: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人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微,味淡。
- 羚羊角镑片:为长条形的极薄片,宽约lcmo类白色,半透明,边缘平直或具波状。切面有的具细密丝条纹,有的有蜂窝状空洞。质韧,气微,味淡。
- 羚羊角尖粉、羚羊角粉:为类白色的粉末。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羚羊角的主要成分是氨基,还含有钙、镁、锌等。羚羊角的氨基酸是其主要药理活成分。
【药理毒理】
- 解热:羚羊角水提液按2.75g/kg给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灌胃,对体温升高有抑制作用。羚羊角水提液按1.5g/kg给家兔灌胃,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体温升高有抑制作用。
- 抗惊厥:羚羊角水提液按5.5g/kg给小鼠灌胃给药,能延长戊四氮致小鼠惊厥潜伏期,降低死亡率。
【药性】
咸,寒。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肝风内动证:本品功善清泄肝热、息风止痉,为治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治温病热盛动风之高热神昏、惊厥抽搐者,常与钩藤、菊花、桑叶等同用,如《通俗伤寒论》羚角钩藤汤;治痰热癫痫、惊风、中风等,可与钩藤、天竹黄、牛黄等化痰息风、安神开窍之品配伍。
- 肝阳上亢证:本品有平肝潜阳之功。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目眩晕、烦躁失眠、头痛等症,常与生地、龟甲、石决明、菊花等滋阴潜阳药配伍,如《医醇賸义》羚羊角汤。
-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本品善清泄肝火而明目。适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头痛等症,常与龙胆草、黄芩、石决明、车前子等清肝泻火明目之品配伍,如《和剂局方》羚羊角散。
- 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本品能气血两清,有清心凉肝、泻火解毒之良效。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谵语躁狂,甚或惊厥抽搐、热毒斑疹等症,常与石膏、玄参、麝香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神之品配伍,如《千金方》紫雪丹;治温热病热毒斑疹,红紫成片,则与金银花、玄参、生地、牡丹皮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品同用,如《医学摘粹》清营解毒汤。
- 痈肿疮毒:本品具有解毒消疮之功,可用于治热毒疮痈。
- 临床新用:羚羊角可用于治疗手足口病。
【用法用量】
1~3g,宜另煎2h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成药例证】
- 羚羊角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羚羊角。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肝风内动、肝火上扰、血热毒盛所致的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 - 羚羊感冒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羚羊感冒胶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
药物组成:羚羊角、牛蒡子、淡豆豉、金银花、荆芥、连翘、淡竹叶、桔梗、薄荷素油、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 羚翘解毒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羚翘解毒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
药物组成:羚羊角、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咳嗽、咽痛、两腮赤肿等症。 - 小儿清热宁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
药物组成:羚羊角粉、牛黄、金银花、黄芩、柴胡、板蓝根、水牛角浓缩粉、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温邪)脏腑实热引起的内热高烧,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大便干燥。 - 复方羚角降压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
药物组成:羚羊角、夏枯草、黄芩、槲寄生。
功能主治: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头晕胀痛。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