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科——EUPHORBIACEAE
乔木、灌木或草本,稀为木质或草质藤本;木质根,稀为肉质块根;通常无刺;常有乳状汁液,白色,稀为淡红色。叶互生,少有对生或轮生,单叶,稀为复叶,或叶退化呈鳞片状,边缘全缘或有锯齿,稀为掌状深裂;具羽状脉或掌状脉;叶柄长至极短,基部或顶端有时具有1-2枚腺体;托叶2,着生于叶柄的基部两侧,早落或宿存,稀托叶鞘状,脱落后具环状托叶痕。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花或组成各式花序,通常为聚伞或总状花序,在大戟类中为特殊化的杯状花序 (此花序由1朵雌花居中,周围环绕以数朵或多朵仅有1枚雄蕊的雄花所组成) ;萼片分离或在基部合生,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在特化的花序中有时萼片极度退化或无;花瓣有或无;花盘环状或分裂成为腺体状,稀无花盘;雄蕊l枚至多数,花丝分离或合生成柱状,在花蕾时内弯或直立,花药外向或内向,基生或背部着生,药室2,稀3-4,纵裂,稀顶孔开裂或横裂,药隔截平或突起;雄花常有退化雌蕊;子房上位,3室,稀2或4室或更多或更少,每室有1-2颗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与子房室同数,分离或基部连合,顶端常2至多裂,直立、平展或卷曲,柱头形状多变,常呈头状、线状、流苏状、折扇形或羽状分裂,表面平滑或有小颗粒状凸体,稀被毛或有皮刺。果为蒴果,常从宿存的中央轴柱分离成分果爿,或为浆果状或核果状;种子常有显著种阜,胚乳丰富、肉质或油质,胚大而直或弯曲,子叶通常扁而宽,稀卷叠式。染色体基数 x=6-14。
本科模式属:大戟属Euphorbia Linn.
约300属,5000种,广布于全球,但主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大的属是大戟属 Euphorbia Linn.,约2000种。我国连引入栽培共约有70多属,约46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主产地为西南至台湾。
本科植物起源较早,五月茶属 Anticesma Linn. 植物曾发现于第三纪的渐新世。大戟属 Euphorbia Linn. 植物的种子化石亦发现于第三纪的地层中。在俄罗斯的托木斯克附近基列耶夫斯克村的中新世纪地层中还发现叶下珠属 Phyllanthus Linn. 种子化石。野桐属 Mallotus Linn. 的叶子化石发现于美国俄勒冈村的始新世和我国山东的中新世地层中。
大戟科有多种经济植物,最重要的为橡胶树 Hevea brasiliensis(Willd. ex A. Juss.) Muell. Arg.,为主要产橡胶的植物,世界热带地区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我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也较大规模种植。油桐 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 和木油桐 V. montana Lour. 产桐油,为最好的干性油。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inn.) Roxb. 产蜡和油,为蜡烛和肥皂的原料。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inn. 种子产蓖麻油,供药用,其叶可饲养蓖麻蚕。粗糠柴 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 Muell. Arg. 的树皮富含单宁,可作染料。巴豆 Croton tiglium Linn. 为著名泻药,又可作杀虫剂,也产单宁。余甘子 Phyllantbus emblica Linn. 的果富含高量维生素C,供食用,干叶可作枕心填料。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的块根含丰富的淀粉,是人类的重要食物之一;叶可喂蚕。巴豆属和大戟属中有多种植物产树脂。变叶木属 Codiaeum A. Juss. 叶下珠属 Phyllanthus Linn.,麻风树属 Jatropha Linn. 及大戟属等多种植物,广为栽培供观赏。在热带地区,有刺的大戟属植物常栽作绿篱。产于非洲南部的大戟科植物好望角毒漆 Hyaenanche capensis Pers.,是已知有毒植物中含毒性最强的一种。毛果算盘子 Glochidion eriocarpus Champ. ex Benth.,叶下珠 Phyllanthus urinaria Linn.、甘遂 Euphorbia kansui Liou 和鸡骨香 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 等大多数种类均能作中草药,但多数有毒,宜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