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乌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创建页面,内容为“{{ICM|item={{CMM|北乌头 Běi Wū Tóu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草乌,蓝靰鞡花,鸡头草,百步草,五毒根,鸦头,穴种 |草乌,草乌…”) |
|||
第11行: | 第11行: | ||
草乌花:杀“粘”,清热,止痛。用于“粘”热,头痛,牙痛,肠刺痛,阵刺痛,结喉,发症,丹毒,喉感,肺感,“协日”疫,麻疹。 | 草乌花:杀“粘”,清热,止痛。用于“粘”热,头痛,牙痛,肠刺痛,阵刺痛,结喉,发症,丹毒,喉感,肺感,“协日”疫,麻疹。 | ||
|《中国药典》(2015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 | |《中国药典》(2015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 | ||
− | }}| | + | }}|imgs=2}} |
[[Category:乌头属|B]] | [[Category:乌头属|B]] |
2018年12月19日 (三) 10:03的版本
北乌头 Běi Wū Tóu
| |
---|---|
拉 丁 名 |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
别 名 | 草乌,蓝靰鞡花,鸡头草,百步草,五毒根,鸦头,穴种 |
中 药 名 | 草乌,草乌叶,草乌花 |
植物科属 | 毛茛科乌头属 |
入药部位 | 块根,叶,花 |
性味归经 | 草 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草乌叶、草乌花:辛、涩,平;有小毒。 |
功能主治 | 草 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草乌叶:清热,解毒,止痛。用于热病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 |
标准来源 | 《中国药典》(2015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