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1985《中国植物志》”为“”)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 |
||
第15行: | 第15行: | ||
[[Category:植物|X]] | [[Category:植物|X]] | ||
{{FOC|abst={{ABS|旋覆花 Xuán Fù Huā|Inula japonica Thunb.|六月菊,鼓子花,小黄花,金钱花,驴儿菜,全福花 | {{FOC|abst={{ABS|旋覆花 Xuán Fù Huā|Inula japonica Thunb.|六月菊,鼓子花,小黄花,金钱花,驴儿菜,全福花 | ||
− | |[[:Project:旋覆花|旋覆花]]|菊科|旋覆花属| | + | |[[:Project:旋覆花|旋覆花]]|菊科|旋覆花属| }} |
|imgs=14 | |imgs=14 | ||
}} | }} |
2020年1月9日 (四) 10:05的版本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茎单生,有时2-3个簇生,直立,高30-70厘米,有时基部具不定根,基部径3-10毫米,有细沟,被长伏毛,或下部有时脱毛,上部有上升或开展的分枝,全部有叶;节间长2-4厘米。基部叶常较小,在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3厘米,宽1.5-3.5稀4厘米,基部多少狭窄,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顶端稍尖或渐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疏齿或全缘,上面有疏毛或近无毛,下面有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上部叶渐狭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厘米,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径13-17毫米,长7-8毫米;总苞片约6层,线状披针形,近等长,但最外层常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背面有伏毛或近无毛,有缘毛;内层除绿色中脉外干膜质,渐尖,有腺点和缘毛。舌状花黄色,较总苞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毫米;管状花花冠长约5毫米,有三角披针形裂片;冠毛1层,白色有20余个微糙毛,与管状花近等长。瘦果长1-1.2毫米,圆柱形,有10条沟,顶端截形,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广产于我国北部、东北部、中部、东部各省,极常见,在四川、贵州、福建、广东也可见到。生于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海拔150-2400米。在蒙古、朝鲜、苏联西伯利亚、日本都有分布。
本种是亚洲东部许多地区常见的种,与欧亚旋覆花 I. britanica L. 极近似,常被视为后者的一个变种 (var. japonica Franch.) 或亚种 (ssp. japonica Kitam.),仅以叶形和毛茸为区别。本种在植株的高低,叶形的宽狭,头状序的多少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异。通常分为一些不同的变种;但这变种之间有中间类型存在,故以合并为适宜。1. 常见的变型:茎较高,达70厘米,有4至十余个头状花序,叶下面和总苞片被疏贴毛或短柔毛 (I. britanica L. var. japonica Franch.),分布较广(见上)。2. 少花的变型:茎较低矮,头状花序1-4个,常较大,叶下面及总苞片被疏贴毛或短柔毛 (I. chinensis Rupr. mss. ex Maxim., l. c. 149. 1859; ——I. britanica L. var. chinensis Regel, Tent. Fl. Ussur. 84. 1861; Franch. Arch. Mus. Hist. Nat. Par. 7: 164. 1884; Komar., l. c. 625. 1907 Walker, in Contr. U. S. Nat. Herb. 27: 670. 1941.). 分布地区约同上。3. 多毛的变型:茎较低矮,头状花序1-4个,或茎较高大而头状花序较多数,叶下面,特别是沿脉和总苞外面被白色绢毛或长柔毛,曾被视为一个不同的种 (I. giraldii Diels, in Engl., Bot. Jahrb. 29: 613. 1900, et 36, Heft 5: 104. 1905.)。产陕西、湖北、湖南和华东一些地区。4. 多枝的变型:茎较高大,通常高70-100厘米,上部有多数分枝;叶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常12-30个,径2-2.5厘米,总苞径1-1.3厘米,叶下面和外层总苞片被密柔毛或绢毛 (I. britanica L. var. ramosa Komar., l. c. 626. 1907; Hand. -Mazz., l. c. 250. 1938.——I. britanica L. ssp. japonica Kitam. var. ramosa Kitam., l. c. 624. 1937.)。产我国东北部、北部、东部,也分布于日本。此多枝的变型在全形上与线叶旋覆花 I. lineariaefolia Turcz. 稍相近似,但叶较宽,边缘不反卷,总苞片的特征也不相同,头状花序通常较大。此外,甘肃产的植物,叶较宽短,也应列入本种。
我国通称的旋覆花应是此种,供药用。根及叶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花是健胃祛痰药,也治胸中丕闷、胃部膨胀、暖气、咳嗽、呕逆等(《江苏省药材志》)。古方祛痰、除湿、利肠,又为治水肿的主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