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第1行: | 第1行: | ||
− | {{ICM|item={{CMM|萹蓄 Biān Xù | + | <!--{{ICM|item={{CMM|萹蓄 Biān Xù |
|Polygonum aviculare L. | |Polygonum aviculare L. | ||
|乌蓼,扁竹,竹节草,扁猪牙,道生草,疳积药,斑鸠台 | |乌蓼,扁竹,竹节草,扁猪牙,道生草,疳积药,斑鸠台 | ||
第9行: | 第9行: | ||
|《中国药典》(2015年版) | |《中国药典》(2015年版) | ||
}}|imgs=3}} | }}|imgs=3}} | ||
+ | --> | ||
+ | [[Category:蓼属|B]] | ||
+ | {{FOC|abst={{ABS|萹蓄 Biān Xù|Polygonum aviculare L.|乌蓼,扁竹,竹节草,扁猪牙,道生草,疳积药,斑鸠台 | ||
+ | |[[:Project:萹蓄|萹蓄]]|蓼科|蓼属|《中国药典》(2015年版)}} | ||
+ | |imgs=3 | ||
+ | }} | ||
− | + | ||
+ |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上升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4厘米,宽3-12毫米,顶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两面无毛,下面侧脉明显;叶柄短或近无柄,基部具关节;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撕裂脉明显。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遍布于植株;苞片薄膜质;花梗细,顶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花被片椭圆形,长2-2.5毫米,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丝基部扩展;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密被由小点组成的细条纹,无光泽,与宿存花被近等长或稍超过。花期5-7月,果期6-8月。 | ||
+ | |||
+ | 产全国各地。生田边路、沟边湿地,海拔10-4200米。北温带广泛分布。 | ||
+ | |||
+ | 全草供药用,有通经利尿、清热解毒功效。 |
2019年6月25日 (二) 09:55的版本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上升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4厘米,宽3-12毫米,顶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两面无毛,下面侧脉明显;叶柄短或近无柄,基部具关节;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撕裂脉明显。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遍布于植株;苞片薄膜质;花梗细,顶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花被片椭圆形,长2-2.5毫米,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丝基部扩展;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密被由小点组成的细条纹,无光泽,与宿存花被近等长或稍超过。花期5-7月,果期6-8月。
产全国各地。生田边路、沟边湿地,海拔10-4200米。北温带广泛分布。
全草供药用,有通经利尿、清热解毒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