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第3行: 第3行:
 
{{FOC|abst={{ABS|芦荟  Lú Huì|''Aloe vera'' (L.) Burm. f.|白夜城,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油葱。
 
{{FOC|abst={{ABS|芦荟  Lú Huì|''Aloe vera'' (L.) Burm. f.|白夜城,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油葱。
 
|[[:Project:芦荟|芦荟]]|百合科|芦荟属|《中国植物志》 第14卷 (1980) }}
 
|[[:Project:芦荟|芦荟]]|百合科|芦荟属|《中国植物志》 第14卷 (1980) }}
 +
|imgs=10
 
|imgmix={{IMG_MIX|库拉索芦荟01.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2.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3.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4.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5.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6.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7.jpg|库拉索芦荟
 
|imgmix={{IMG_MIX|库拉索芦荟01.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2.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3.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4.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5.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6.jpg|库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07.jpg|库拉索芦荟
|imgs=10}}
+
}}
 
}}
 
}}
 
茎较短。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
 
茎较短。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

2024年11月19日 (二) 20:36的版本

芦荟
芦荟 Lú Huì
Aloe vera (L.) Burm. f.

http://online.bjyyjy.org.cn/%E8%8A%A6%E8%8D%9F
别 名 白夜城,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油葱。
中 药 芦荟
科 属 百合科 > 芦荟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 第14卷 (1980)



茎较短。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

南方各省区和温室常见栽培,也有由栽培变为野生的。但我国有否真正野生的,尚难以肯定。

过去中药所用的芦荟,系进口药材,主要是非洲产的 A. vera L. 和 A. ferox Mill. 等几种芦荟叶液汁制成的干燥品,用来杀虫、通便和清热凉肝。国产这种芦荟在民间也作草药用,有通便、催经和凉血止痛的作用。

我国栽培的芦荟还有好几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芦荟 A. arborescens Mill. var. natalensis Berg.。它具茎,高可达1-2米,苞片卵状条形,先端钝,易于辨认。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