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的版本间的差异
第2行: | 第2行: | ||
[[Category:植物|S]] | [[Category:植物|S]] | ||
{{FOC|abst={{ABS|石松 Shí Sōng|''Lycopodium japonicum''Thunb.|石松(本草拾遗) | {{FOC|abst={{ABS|石松 Shí Sōng|''Lycopodium japonicum''Thunb.|石松(本草拾遗) | ||
− | ||石松科|石松属|《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 + | |[[:Project:伸筋草|伸筋草]]|石松科|石松属|《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
|imgs=1 | |imgs=1 | ||
}} | }} |
2024年11月19日 (二) 11:48的最新版本
多年生土生植物。匍匐茎地上生,细长横走,2-3回分叉,绿色,被稀疏的叶;侧枝直立,高达40厘米,多回二叉分枝,稀疏,压扁状 (幼枝圆柱状) ,枝连叶直径5-10毫米。叶螺旋状排列,密集,上斜,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8毫米,宽0.3-0.6毫米,基部楔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具透明发丝,边缘全缘,草质,中脉不明显。孢子囊穗 (3) 4-8个集生于长达30厘米的总柄,总柄上苞片螺旋状稀疏着生,薄草质,形状如叶片;孢子囊穗不等位着生 (即小柄不等长) ,直立,圆柱形,长2-8厘米,直径5-6毫米,具1-5厘米长的长小柄;孢子叶阔卵形,长2.5-3.0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具芒状长尖头,边缘膜质,啮蚀状,纸质;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略外露,圆肾形,黄色。
产全国除东北、华北以外的其他各省区。生于海拔100-3300米的林下、灌丛下、草坡、路边或岩石上。日本、印度、缅甸、锡金、不丹、尼泊尔、越南、老挝、柬埔寨及南亚诸国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本种分枝间的角度是一极不稳定的特征,叶形也稍有变化,可以为线形,也可以略宽,这与生境密切相关。因此,L. simulans Ching et H. S. Kung ex Ching,L. interjec-tum Ching et H. S. Kung ex Ching,L. taliense Ching,L. pseudoclavatum Ching,L.pseudoclavatum Ching var. yunnanense Ching,L. kinabaluense Ching,L. centro-chinenseChing都应并入本种.
我国及亚洲东部至南部分布的石松L.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并不等于欧洲石松L. clavatum L.,而这样的错误尚见于最近的一些出版物中(如J. L. Tsai&W.C. Shieh,1994: K. Iwatsuki,1992;T,Nakaike,1982等)。本种叶片全缘,每个孢子枝有孢子囊穗3-8个,不等位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