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黄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黄耆属|M]] | [[Category:黄耆属|M]] | ||
[[Category:植物|M]] | [[Category:植物|M]] | ||
− | {{FOC|imgname= | + | {{FOC|imgname=蒙古黄芪|abst={{ABS|蒙古黄耆 Méng Gǔ Huáng Qí|''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var. ''mongholicus'' (Bunge) P. K. Hsiao|蒙古黄芪 |
|[[:Project:黄芪|黄芪]]|豆科|黄耆属|百度百科、《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 |[[:Project:黄芪|黄芪]]|豆科|黄耆属|百度百科、《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 ||
|imgs=6 | |imgs=6 |
2024年11月5日 (二) 13:39的版本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主根深长而粗壮,棒状,稍带木质。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被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阔椭圆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尖,具短尖头,基部全缘,全缘,两面密生白色长柔毛;托叶披针形。
总状花序腋生,具花10-25朵,排列疏松;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钟形,萼齿5,甚短,被黑色短毛或仅在萼齿边缘被有黑色柔毛;花冠淡黄色,蝶形,长约16毫米,旗瓣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和龙骨瓣均有长爪,基部长柄状;雄蕊10,2体;子房柄长,光滑无毛,花柱无毛。荚果膜质,膨胀,卵状长圆形,长1.1-1.5厘米,无毛,先端有喙,有显著网纹。种子5-6粒,黑色、肾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蒙古和中国;在中国分布黑龙江(呼伦贝尔盟)、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和吉林等地。生长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