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精”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创建页面,内容为“<!--{{ICM|item={{CMM|北乌头 Běi Wū Tóu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草乌,蓝靰鞡花,鸡头草,百步草,五毒根,鸦头,穴种 |草乌,…”)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Category:黄精属|H]] | |
− | + | [[Category:植物|H]] | |
− | + | {{FOC|abst={{ABS|湖北黄精 Hú Běi Xuán Huáng Jīng|''Polygonatum zanlanscianense'' Pamp.|湖北黄精 虎其尾、野山姜(湖北) | |
− | + | ||天门冬科|黄精属|《中国植物志》 第15卷 (1978) }} | |
− | + | |imgs=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tegory: | ||
− | [[Category:植物| | ||
− | {{FOC|abst={{ABS| | ||
− | | | ||
− | |imgs= | ||
}} | }} | ||
− | + | 根状茎连珠状或姜块状,肥厚,直径1-2.5厘米。茎直立或上部多少有些攀援,高可达1米以上。叶轮生,每轮3-6枚,叶形变异较大,椭圆形、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条形,长 (5-) 8-15厘米,宽 (4-) 13-28 (-35) 毫米,先端拳卷至稍弯曲。花序具2-6(-11)花,近伞形,总花梗长5-20 (-40)毫米,花梗长 (2-) 4-7 (-10)毫米;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或中间略带草质,具1脉,长 (l-)2-6毫米;花被白色或淡黄绿色或淡紫色,全长6-9毫米,花被筒近喉部稍缢缩,裂片长约1.5毫米;花丝长0.7-1毫米,花药长2-2.5毫米;子房长约2.5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浆果直径6-7毫米,紫红色或黑色,具2-4颗种子。花期6-7月,果期8-10月。 | |
− | + | 产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东部)、湖北、湖南(西部)、河南、江西(西北部)、江苏(宜兴)。生林下或山坡阴湿地,海拔800-2700米。 | |
− | + | 本种介于卷叶黄精和黄精之间,以其花序具较多的花,花较小,花梗基部具约与之等长的膜质苞片,可以和前者区别;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根状茎连珠状或姜状,花较小,花柱较短;但本种和它们之间,在分布区重叠之处,有不少的过渡类型的存在。 |
2024年10月31日 (四) 17:55的版本
根状茎连珠状或姜块状,肥厚,直径1-2.5厘米。茎直立或上部多少有些攀援,高可达1米以上。叶轮生,每轮3-6枚,叶形变异较大,椭圆形、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条形,长 (5-) 8-15厘米,宽 (4-) 13-28 (-35) 毫米,先端拳卷至稍弯曲。花序具2-6(-11)花,近伞形,总花梗长5-20 (-40)毫米,花梗长 (2-) 4-7 (-10)毫米;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或中间略带草质,具1脉,长 (l-)2-6毫米;花被白色或淡黄绿色或淡紫色,全长6-9毫米,花被筒近喉部稍缢缩,裂片长约1.5毫米;花丝长0.7-1毫米,花药长2-2.5毫米;子房长约2.5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浆果直径6-7毫米,紫红色或黑色,具2-4颗种子。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产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东部)、湖北、湖南(西部)、河南、江西(西北部)、江苏(宜兴)。生林下或山坡阴湿地,海拔800-2700米。
本种介于卷叶黄精和黄精之间,以其花序具较多的花,花较小,花梗基部具约与之等长的膜质苞片,可以和前者区别;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根状茎连珠状或姜状,花较小,花柱较短;但本种和它们之间,在分布区重叠之处,有不少的过渡类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