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虎掌南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功能主治】
第1行: 第1行:
{{YP_TMP|image=YP-虎掌南星BD-0.JPG|imgname=虎掌南星|abst={{YP_ABS|{{PAGENAME}}|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块茎。多在白露前后采挖,去净须根,撞去外皮,晒干。|(无)|百度百科|}}
+
{{YP_TMP|image=YP-虎掌南星BD-0.JPG|imgname=虎掌南星|abst={{YP_ABS|{{PAGENAME}}|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干燥块茎。|虎堂,鬼蒟蒻,南星.虎掌章,天南星|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imgs=0
 
|imgs=0
 
|imgmix=''
 
|imgmix=''
 
}}
 
}}
 
[[Category:饮片|H]]
 
[[Category:饮片|H]]
=====【性味归经】=====
+
=====【性状】=====
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主块荟周边通常附着数个半球形大小不等的侧块茎或侧芽,形如“虎掌”,主块荟高 1~3cm,直径3~5cm,底部隆起。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顶部中火为除去荟的残痕凹陷,周围密布点状须根痕。质坚实而重,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气微,味辣,有麻舌感。
=====【功能主治】=====
+
=====【鉴别】=====
同[[Project:天南星|天南星]]
+
#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2~21μm,脐点网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星状:复粒有2~10 分粒组成。草酸钙针品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13~86μm。环纹导管多见,亦可见螺纹导管。
 
+
# 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超声处理 20 分钟,滤过,滤液加茚三酮试液5滴,量水浴中加热5分钟,溶液显蓝紫色。
=====【形态特征】=====
+
=====【浸出物】=====
多年生草本。块茎幼时近球形,渐变为扁柿形,直径3~4cm,通常有数个乳头状或瘤状小块茎,呈虎掌或狗爪形。叶1年生者心形,2年生者鸟趾状分裂,裂片5~13;叶柄长达45cm。佛焰苞披针形,绿色,长8~12cm,肉穗花序下部雌花部分长约1.5cm,贴生于佛焰苞上,上部雄花部分长约7cm;附属体鼠尾状,长约10cm。浆果卵形,绿白色,长约6mm。花期6~7月,果期9~11月。
+
照醇溶性没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附录XA)项下的热没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分布区域】=====
+
=====【性味与归经】=====
主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
+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生长环境】=====
+
=====【功能与主治】=====
生于林下、山谷、河岸或荒地草丛中。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校班,口眼㖞斜,
=====【栽培技术】=====
+
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品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4-16cm挖浅沟,沟深1.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5cm与畦面齐平。播种后灌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表湿润。温度在20-25℃时,播后10天即可出苗。冬季用腐熟堆肥或厩肥覆盖畦面,保温保湿,有利幼苗越冬。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4-16cm挖浅沟,沟深1.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5cm与畦面齐平。播种后灌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表湿润。温度在20-25℃时,播后10天即可出苗。冬季用腐熟堆肥或厩肥覆盖畦面,保温保湿,有利幼苗越冬。第2年春幼苗出土后,将堆肥或厩肥压入苗床作肥料,当苗高6-9cm时,选择阴天,将生长健壮的小苗,稍带土团,按行株距20×15cm移植于大田。栽后浇一次定根水,以利成活。松土除草、追肥苗高6-9cm,进行第1次松土除草,宜浅不宜深,只要耙松表土层即可。锄后随即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1000-1500kg;第2次于6月中、下旬,苗长到20-25cm高时,松土可适当加深,并结合追肥1次,量同前次;第3次于7月下旬,正值虎掌南星生长旺盛时期,结合除草松土,每亩追施粪肥1500-2000kg,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盖肥;第4次于8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每亩追施尿素10-20kg,兑水施入,另增施饼肥50kg和适量磷、钾肥,以利增产。排灌水虎掌南星喜湿,栽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水分占干土的14-20%),要少浇水、勤浇水,及时中耕保墒;虎掌南星茎叶含水分多,最怕热暴雨(气温很高的天突然降大雨),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用井水冲浇一次,降低地温,防止气冲。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水分过多,易使苗叶发黄,根部腐烂,影响生长。如果伏天无雨,天气炎热,虎掌南星茎叶生长繁茂而通风不良,管理人员与午后可在垄间来回走动,使其散热;同时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一次,降温增墒。切忌中午或午后浇水。摘花苔6-8月虎掌南星肉穗状花序从鞘状苞内抽出时,除留种地外,应及时剪除(不能用手拔,以免损伤植株,影响产量)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增产。间套作虎掌南星栽后,前两年生长较缓慢,在畦埂上按株距30cm间作玉米或豆类,或其它药材,既可为虎掌南星遮荫,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
=====【用法与用量】=====
=====【药材性状】=====
+
3~9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数患处。
块茎扁球形,上下两面均较平坦,大小不一,主块茎直径约至5cm,厚1.2~1.8cm,通常周边生有数个铡块茎或有侧芽;侧生块茎呈半球形,直径1~2.5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上端中央凹陷,凹陷周围密布细小凹点。质坚实而重。味有麻舌感。
+
=====【注意】=====
=====【化学成份】=====
+
孕妇慎用:生品肉服宜慎。
含皂甙、氨基酸等。
+
=====【贮藏】=====
 +
置通风千燥处,防霉,防蛀。
 +
=====【来源】=====
 +
为天南星科植物虎堂(掌叶半夏) Pinellia pedarisecta Schott. 的干燥块茎。“虎掌”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本草经集注》:
 +
“形似半夏,但大而四边有子,如虎掌。”《本经逢原》日:“天南星之名,始自《开宝》。即《本经》之虎掌也,以叶取物,则名虎掌,根类取名,故名南星。虽具二名,实系一物。〞虎学南星在全国很多省份都作为天南星使用,我省亦如此。
 +
=====【原植物】=====
 +
多年生草本。块荟近网球形.直径3~4cm.块基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叶1~3或更彩。
 +
叶片鸟足状分裂,製片6-13,披针形,中裂片长15~18cm,宽3~4cm,两边裂片依次短小,侧脉6~7
 +
对,离边缘3~4mm 处孤曲,边缘为集合脉。花序梗2~4,亦自芽眼抽出.长15~30cm:佛焰苞为匙状
 +
拨针形,向下渐交细,色质如叶,宿存:肉穗花序雌花序轴部分与佛焰苞贴生,长1~3cm,外侧着花:
 +
雄花序轴部分游离,长5~7mm:小花密集,黄色:附属器形如鼠尾,长达15cm。浆果小,绿色至黄白
 +
色,藏于宿存的佛焰苞管部内。花期5-7月,果期6~10月。
 +
=====【产地】=====
 +
主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
=====【采收与加工】=====
 +
秋、冬二季茎叶枯菱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洗净,干燥
 +
=====【成分】=====
 +
含生物碱、脂肪酸、苷类、甾醇类、氨基酸类、多糖等。
 +
=====【检查】=====
 +
# 水分:采用烘干法测定3批样品.结果在9.6%~11.3%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过 15.0%。
 +
# 总灰分:依法测定3批样品.结果在3.2%~3.6%之问。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过5.0%。
 +
=====【浸出物】=====
 +
经考察用 95%乙醇提取浸出物含量太低,误差大,用水提取难于过滤,故用70%乙醇作溶剂。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了批样品,结果在8.6% ~10.9%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少于 8.0%。

2021年12月8日 (三) 14:27的版本

虎掌南星
虎掌南星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干燥块茎。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8%99%8E%E6%8E%8C%E5%8D%97%E6%98%9F
别 名 虎堂,鬼蒟蒻,南星.虎掌章,天南星
出 处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主块荟周边通常附着数个半球形大小不等的侧块茎或侧芽,形如“虎掌”,主块荟高 1~3cm,直径3~5cm,底部隆起。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顶部中火为除去荟的残痕凹陷,周围密布点状须根痕。质坚实而重,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气微,味辣,有麻舌感。

【鉴别】
  1.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2~21μm,脐点网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星状:复粒有2~10 分粒组成。草酸钙针品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13~86μm。环纹导管多见,亦可见螺纹导管。
  2. 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超声处理 20 分钟,滤过,滤液加茚三酮试液5滴,量水浴中加热5分钟,溶液显蓝紫色。
【浸出物】

照醇溶性没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附录XA)项下的热没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校班,口眼㖞斜, 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品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

3~9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数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生品肉服宜慎。

【贮藏】

置通风千燥处,防霉,防蛀。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虎堂(掌叶半夏) Pinellia pedarisecta Schott. 的干燥块茎。“虎掌”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本草经集注》: “形似半夏,但大而四边有子,如虎掌。”《本经逢原》日:“天南星之名,始自《开宝》。即《本经》之虎掌也,以叶取物,则名虎掌,根类取名,故名南星。虽具二名,实系一物。〞虎学南星在全国很多省份都作为天南星使用,我省亦如此。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块荟近网球形.直径3~4cm.块基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叶1~3或更彩。 叶片鸟足状分裂,製片6-13,披针形,中裂片长15~18cm,宽3~4cm,两边裂片依次短小,侧脉6~7 对,离边缘3~4mm 处孤曲,边缘为集合脉。花序梗2~4,亦自芽眼抽出.长15~30cm:佛焰苞为匙状 拨针形,向下渐交细,色质如叶,宿存:肉穗花序雌花序轴部分与佛焰苞贴生,长1~3cm,外侧着花: 雄花序轴部分游离,长5~7mm:小花密集,黄色:附属器形如鼠尾,长达15cm。浆果小,绿色至黄白 色,藏于宿存的佛焰苞管部内。花期5-7月,果期6~10月。

【产地】

主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采收与加工】

秋、冬二季茎叶枯菱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洗净,干燥

【成分】

含生物碱、脂肪酸、苷类、甾醇类、氨基酸类、多糖等。

【检查】
  1. 水分:采用烘干法测定3批样品.结果在9.6%~11.3%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过 15.0%。
  2. 总灰分:依法测定3批样品.结果在3.2%~3.6%之问。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过5.0%。
【浸出物】

经考察用 95%乙醇提取浸出物含量太低,误差大,用水提取难于过滤,故用70%乙醇作溶剂。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了批样品,结果在8.6% ~10.9%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少于 8.0%。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