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蓍”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第12行: | 第12行: | ||
[[Category:蓍属|G]] | [[Category:蓍属|G]] | ||
[[Category:植物|G]] | [[Category:植物|G]] | ||
− | {{FOC|abst={{ABS|高山蓍 Gāo Shān Shī|''Achillea alpina'' L.|蓍,蜈蚣草,乱头发,羽衣草,蚰蜒草,锯齿草 | + | {{FOC|imgname=蓍|abst={{ABS|高山蓍 Gāo Shān Shī|''Achillea alpina'' L.|蓍,蜈蚣草,乱头发,羽衣草,蚰蜒草,锯齿草 |
||菊科|蓍属|}} | ||菊科|蓍属|}} | ||
− | |imgs= | + | |imgs=15 |
}} | }} | ||
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茎直立,高30-80厘米,被疏或密的伏柔毛,中部以上叶腋常有不育枝,仅在花序或上半部有分枝。叶无柄,条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7-15毫米,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叶轴宽3-8毫米),基部裂片抱茎;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尖锐,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齿端和裂片顶端有软骨质尖头,上面疏生长柔毛,下面毛较密,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凋落,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集成伞房状;总苞宽矩圆形或近球形,直径(4) 5-7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4毫米,宽1.2-2毫米,中间草质,绿色,有凸起的中肋,边缘膜质,褐色,疏生长柔毛;托片和内层总苞片相似。边缘舌状花6-8朵,长约4-4.5毫米,舌片白色,宽椭圆形,长2-2.5毫米,顶端3浅齿,管部翅状压扁,长1.5-2.5毫米,无腺点;管状花白色,长2.5-3毫米,冠檐5裂,管部压扁。瘦果宽倒披针形,长2毫米,宽1.1毫米,扁,有淡色边肋,有时头状花序中心的1-2瘦果腹面有1-2肋棱。花果期7-9月。 | 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茎直立,高30-80厘米,被疏或密的伏柔毛,中部以上叶腋常有不育枝,仅在花序或上半部有分枝。叶无柄,条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7-15毫米,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叶轴宽3-8毫米),基部裂片抱茎;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尖锐,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齿端和裂片顶端有软骨质尖头,上面疏生长柔毛,下面毛较密,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凋落,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集成伞房状;总苞宽矩圆形或近球形,直径(4) 5-7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4毫米,宽1.2-2毫米,中间草质,绿色,有凸起的中肋,边缘膜质,褐色,疏生长柔毛;托片和内层总苞片相似。边缘舌状花6-8朵,长约4-4.5毫米,舌片白色,宽椭圆形,长2-2.5毫米,顶端3浅齿,管部翅状压扁,长1.5-2.5毫米,无腺点;管状花白色,长2.5-3毫米,冠檐5裂,管部压扁。瘦果宽倒披针形,长2毫米,宽1.1毫米,扁,有淡色边肋,有时头状花序中心的1-2瘦果腹面有1-2肋棱。花果期7-9月。 | ||
产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东部等省区。常见于山坡草地、灌丛间、林缘。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 | 产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东部等省区。常见于山坡草地、灌丛间、林缘。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 |
2021年10月29日 (五) 13:45的最新版本
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茎直立,高30-80厘米,被疏或密的伏柔毛,中部以上叶腋常有不育枝,仅在花序或上半部有分枝。叶无柄,条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7-15毫米,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叶轴宽3-8毫米),基部裂片抱茎;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尖锐,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齿端和裂片顶端有软骨质尖头,上面疏生长柔毛,下面毛较密,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凋落,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集成伞房状;总苞宽矩圆形或近球形,直径(4) 5-7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4毫米,宽1.2-2毫米,中间草质,绿色,有凸起的中肋,边缘膜质,褐色,疏生长柔毛;托片和内层总苞片相似。边缘舌状花6-8朵,长约4-4.5毫米,舌片白色,宽椭圆形,长2-2.5毫米,顶端3浅齿,管部翅状压扁,长1.5-2.5毫米,无腺点;管状花白色,长2.5-3毫米,冠檐5裂,管部压扁。瘦果宽倒披针形,长2毫米,宽1.1毫米,扁,有淡色边肋,有时头状花序中心的1-2瘦果腹面有1-2肋棱。花果期7-9月。
产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东部等省区。常见于山坡草地、灌丛间、林缘。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