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芡实”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功能主治】) |
(→【成药例证】) |
||
第34行: | 第34行: | ||
9~15g。 | 9~15g。 | ||
=====【成药例证】===== | =====【成药例证】===== | ||
− | # 乌鸡白凤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 + | # 乌鸡白凤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醋鳖甲、煅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醋香附、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br/>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
# 锁阳固精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锁阳、肉苁蓉(蒸)、制巴戟天、补骨脂(盐炒)、菟丝子、杜仲(炭)、八角茴香、韭菜子、芡实(炒)、莲子、莲须、煅牡蛎、龙骨(煅)、鹿角霜、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牛膝、大青盐。<br/>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 | # 锁阳固精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锁阳、肉苁蓉(蒸)、制巴戟天、补骨脂(盐炒)、菟丝子、杜仲(炭)、八角茴香、韭菜子、芡实(炒)、莲子、莲须、煅牡蛎、龙骨(煅)、鹿角霜、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牛膝、大青盐。<br/>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 | ||
# 肥儿口服液(《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口腔肿瘤儿科分册》)<br/> 药物组成:山药、芡实、莲子、北沙参、薏苡仁(炒)、白扁豆(炒)、山楂、白术(炒)、麦芽(焦)、茯苓。<br/> 功能主治:小儿滋补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不饮食,面黄肌瘦,精神困倦。 | # 肥儿口服液(《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口腔肿瘤儿科分册》)<br/> 药物组成:山药、芡实、莲子、北沙参、薏苡仁(炒)、白扁豆(炒)、山楂、白术(炒)、麦芽(焦)、茯苓。<br/> 功能主治:小儿滋补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不饮食,面黄肌瘦,精神困倦。 | ||
# 益肾灵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枸杞子、女贞子、附子(制)、芡实(炒)、车前子(炒)、补骨脂(炒)、覆盆子、五味子、桑椹、沙苑子、韭菜子(炒)、淫羊藿、金樱子。<br/> 功能主治:温阳补肾。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或弱精症。 | # 益肾灵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枸杞子、女贞子、附子(制)、芡实(炒)、车前子(炒)、补骨脂(炒)、覆盆子、五味子、桑椹、沙苑子、韭菜子(炒)、淫羊藿、金樱子。<br/> 功能主治:温阳补肾。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或弱精症。 | ||
# 小儿参术健脾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br/>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土炒)、甘草(蜜炙)、芡实(麸炒)、白扁豆(土炒)、山药(麸炒)、莲子肉(土炒)、陈皮、山楂(清炒)、六神曲(麸炒)、麦芽(清炒)、茯苓、薏苡仁(土炒)。<br/> 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精神不振。 | # 小儿参术健脾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br/>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土炒)、甘草(蜜炙)、芡实(麸炒)、白扁豆(土炒)、山药(麸炒)、莲子肉(土炒)、陈皮、山楂(清炒)、六神曲(麸炒)、麦芽(清炒)、茯苓、薏苡仁(土炒)。<br/> 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精神不振。 | ||
+ | |||
=====【贮藏】===== | =====【贮藏】===== | ||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2021年10月24日 (日) 17:44的最新版本
芡实 为睡莲科植物芡 Euryale ferox Salisb. 的干燥成熟种仁。 | |
---|---|
别 名 | 卵菱(《管子》),鸡癱(《庄子》),鸡头实、雁喙实(《神农本草经》),鸡头、雁头、乌头(《方言》),艻子《《本草经集注》),水流黄(《东坡杂记》),水鸡头(《经验方》),刺莲蓬实(《药材学》),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江苏省植物药材志》)。 |
出 处 |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其道地产区为江苏扬州、江苏淮阴县、苏州吴县、泗洪县等地。芡实分布广泛,北芡实主产于山东、苏北、皖北等北方地区的湖泊水面;南芡实主产于湖南、苏南、皖南等南方地区。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炮制】
- 芡实:除去杂质。
- 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麩炒法炒至微黄色。
【性状特征】
- 芡实: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 5~8mm。表面有棕红色或红褐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 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 麸炒芡实:形如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味淡、微酸。
【化学成分】
芡实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性成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维生素等。芡实的挥发性成分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 延缓衰老、改善记忆:芡实乙醇提取物按 250、500mg/(kgd 给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灌胃,每天 1 次,连续 42d,能浓度依赖性地改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 抗氧化:芡实多糖溶液按 100、200、300mg/kg 灌胃给药,连续 21d 后,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降低心肌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含量。
- 抗疲劳:芡实多糖溶液按 100、200、500mg/(kg・d) 对小鼠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 2ld,同时进行负重游泳,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显著减少蛋白质分解,缓解小鼠中乳酸堆积的程度,增加肝糖原储备。
【药性】
甘、涩,平。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遗精,滑精:本品甘涩收敛,能固肾涩精缩尿,常与金樱子同用,如《洪氏集验方》水陆二仙丹。治肾虚不固,腰膝酸软,遗精滑精,与沙苑子、莲须、龙骨、牡蛎等配伍,如《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 脾虚泄泻:本品既能补气健脾,又能涩肠止痢,可与党参、炒白术、山药、肉豆蔻等同用。
- 小便白浊:本品可与茯苓等同用,以补脾固肾,分清治浊,如《摘玄方》分清丸。
- 脾虚带下:本品能益肾气,补脾气,除湿浊,又可固涩止带。若脾虚湿热下注,带下色黄者,可与山药、黄柏、车前子等同用,既能补脾,又可清热利湿,标本兼顾,如《傅青主女科》易黄汤;治脾肾两虚所致带下清稀,或脾虚湿滞下注之带下,与山药、白术、茯苓等同用。
【用法用量】
9~15g。
【成药例证】
- 乌鸡白凤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醋鳖甲、煅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醋香附、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 锁阳固精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锁阳、肉苁蓉(蒸)、制巴戟天、补骨脂(盐炒)、菟丝子、杜仲(炭)、八角茴香、韭菜子、芡实(炒)、莲子、莲须、煅牡蛎、龙骨(煅)、鹿角霜、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牛膝、大青盐。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 - 肥儿口服液(《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口腔肿瘤儿科分册》)
药物组成:山药、芡实、莲子、北沙参、薏苡仁(炒)、白扁豆(炒)、山楂、白术(炒)、麦芽(焦)、茯苓。
功能主治:小儿滋补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不饮食,面黄肌瘦,精神困倦。 - 益肾灵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枸杞子、女贞子、附子(制)、芡实(炒)、车前子(炒)、补骨脂(炒)、覆盆子、五味子、桑椹、沙苑子、韭菜子(炒)、淫羊藿、金樱子。
功能主治:温阳补肾。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或弱精症。 - 小儿参术健脾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土炒)、甘草(蜜炙)、芡实(麸炒)、白扁豆(土炒)、山药(麸炒)、莲子肉(土炒)、陈皮、山楂(清炒)、六神曲(麸炒)、麦芽(清炒)、茯苓、薏苡仁(土炒)。
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精神不振。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