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牡丹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成药例证】
 
第38行: 第38行:
 
=====【成药例证】=====
 
=====【成药例证】=====
 
# 六味地黄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br/>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 六味地黄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br/>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 双丹口服液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丹参、牡丹皮。<br/>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痛。
+
# 双丹口服液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丹参、牡丹皮。<br/>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痛。
 
# 七味都气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br/>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 七味都气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br/>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 血美安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猪蹄甲、地黄、赤芍、牡丹皮。<br/>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活血。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阴挟瘀证,症见皮肤紫癜、齿衄、鼻衄、妇女月经过多、口渴、烦热、盗汗。
 
# 血美安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猪蹄甲、地黄、赤芍、牡丹皮。<br/>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活血。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阴挟瘀证,症见皮肤紫癜、齿衄、鼻衄、妇女月经过多、口渴、烦热、盗汗。
 
# 麦味地黄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麦冬、熟地黄、五味子、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br/>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 麦味地黄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麦冬、熟地黄、五味子、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br/>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孕妇慎用。
 
=====【贮藏】=====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置阴凉干燥处。

2021年10月24日 (日) 17:11的最新版本

牡丹皮
牡丹皮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干燥根皮。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7%89%A1%E4%B8%B9%E7%9A%AE
别 名 木芍药(《开元天宝遗事》),粉丹皮(《滇南本草》),牡丹根皮(《本草纲目》),丹皮(《本草正》),丹根(《贵州民间方药集》)。
植 物 牡丹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其道地产区为安徽省南陵县,亦主产于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等地。建于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牡丹村、陶凤村,顺安镇高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钟鸣镇缪村、丁山俞等地的牡丹皮 GAP 基地已通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验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炮制】

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

【性状特征】

连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 5~20cm,直径 0.5~1.2cm,厚 0.1~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 刮丹皮: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
【化学成分】

牡丹皮的主要成分是酚类和萜类化合物,还含有多糖、鞣质、没食子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元素等。牡丹皮的酚类和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及其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丹皮酚 (C9H10O3) 不得少于 1.2%。

【药理毒理】
  1. 抗病原微生物:牡丹皮水煎剂对白色念珠菌悬浮菌 MIC 为 1.56mg/ml;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 MIC50 与 MIC80 分别是 3.12、6.25mg/ml。
  2. 抗肿瘤:牡丹皮醇提取物 0.2mg 对接种 S180 腹水 0.2ml 导致的体内核瘤小鼠腹腔注射 1 次,可使其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减轻,抑瘤率为 56.49%;牡丹皮醇提取物 7.45、14.90、29.80、59.60、119.19、238.38、476.77、953.54mg/L 分别加入培养板不同孔中,用台盼蓝拒染法计算培养结果中活细胞与死细胞的数目,953.54mg/L 在体外的杀瘤细胞率可达到 97.26%,其 IC50 为 38.40mg/L。
  3. 抗炎:丹皮总苷按 25、50、100mg/kg 给大鼠灌胃给药 1 次,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急性足爪肿胀和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片水肿,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致炎前 1h 按 25~100mg/kg 灌胃丹皮总苷,能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足肿胀;而致炎后 12d 开始灌胃治疗,连续 11d,可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4. 抗惊厥:60、80mg/kg 丹皮总苷腹腔注射小鼠,可减少小鼠电惊厥发作次数,延长戊四唑、士的宁、氨基脲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及存活时间,同时还可增强苯巴比妥抗上述惊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5. 降血糖:丹皮多糖-2b 按 60mg/kg 给链脲霉素和高热量喂饲致 2 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连续 5 周,能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血脂异常,提高肝细胞低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容量,使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增加。
【药性】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仆伤痛,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温热病热入血分,血热吐衄证:本品苦泄清热,辛散透发,入心、肝、胃经。既能清热凉血,又善活血散瘀,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之特点,为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药。治热入血分、斑疹吐衄,常与清热凉血药配伍,如《千金方》解毒地黄汤,其与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同用。治温毒发斑,常与泻火解毒之品配伍,如《圣济总录》牡丹汤,以之与栀子、大黄、黄芩等同用。若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则与凉血止血药配伍,如《十药神书》十灰散,以之与侧柏叶、茜草、白茅根等同用。
    2. 瘀血证:本品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适用于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多种瘀血证,因性寒,故对血瘀有热者最为适宜。治月经不调兼有肝郁化火者,常与清肝泻火、疏肝柔肝之品配伍,如《妇人良方》丹栀逍遥散,以之与栀子、白芍、柴胡等同用。若治跌打损伤,可配活血止痛之品,常与乳香、没药等同用。
    3. 虚热证:本品清中有透,能入阴分而清虚热。治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骨蒸无汗或低热不退等,常配滋阴之品,如《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以之与青蒿、鳖甲等同用。若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等证,以之与滋阴清热之品知母、黄柏等配伍。
    4. 疮疡:多与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蒲公英等同用。
    5. 肠痈腹痛:常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如《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以之与大黄、桃仁等同用。
  2. 临床新用:牡丹皮可用于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激素依赖性皮炎、中风后尿潴留。
【用法用量】

6~12g。

【成药例证】
  1. 六味地黄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2. 双丹口服液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丹参、牡丹皮。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痛。
  3. 七味都气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4. 血美安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猪蹄甲、地黄、赤芍、牡丹皮。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活血。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阴挟瘀证,症见皮肤紫癜、齿衄、鼻衄、妇女月经过多、口渴、烦热、盗汗。
  5. 麦味地黄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麦冬、熟地黄、五味子、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