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木通”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成药例证】
第1行: 第1行: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或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的干燥藤茎。|通草、附支(《神农本草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葍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蕧、乌蕧(《新修本草》),活血藤(南药《中草药学》)。||}}
+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或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的干燥藤茎。|通草、附支(《神农本草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葍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蕧、乌蕧(《新修本草》),活血藤(南药《中草药学》)。||[[三叶木通]]}}
 
|imgs=0
 
|imgs=0
 
|imgmix=''
 
|imgmix=''

2021年10月22日 (五) 16:02的版本

木通
木通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或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的干燥藤茎。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6%9C%A8%E9%80%9A
别 名 通草、附支(《神农本草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葍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蕧、乌蕧(《新修本草》),活血藤(南药《中草药学》)。
植 物 三叶木通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木通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三叶木通分布于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各地。白木通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

【炮制】

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泡透后捞出,切片,干燥。

【性状特征】

呈圆柱形,常稍扭曲,长 30~70cm,直径 0.5~2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 饮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片。外表皮灰棕色或灰褐色。切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气微,味微苦而涩。
【化学成分】

木通的主要成分是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还含有多糖类、氨基酸、甾类等。木通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木通苯乙醇苷 B (C23H26O11) 不得少于 0.15%。

【药理毒理】
  1. 抗菌:木通水煎剂(1:5)对毛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抗炎:三叶木通水提物按 29.48、58.97、117.94mg/kg 给小鼠灌胃,每天 1 次,连续 5d,能降低二甲苯致炎症的耳肿胀度。
【药性】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脚气等症本品寒能清热,苦能泄降,功能利水通淋,为治湿热下注、淋沥涩痛要药,常与车前子、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强,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症也常作为要药,可配其他利水消肿药如桑白皮、猪苓等同用。
    2. 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本品能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常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而致的心烦尿赤等症,多与生地黄、甘草、竹叶等配用。
    3. 经闭乳少:本品通经下乳。用治血瘀经闭,配红花、桃仁、丹参等同用;若用治乳汁短少或不通,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同用;该品还能利血脉、通关节,配桑枝、薏苡仁等同用,治疗湿热痹痛。
    4. 湿热痹痛:本品又能通利渗湿。以治湿热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常与薏苡仁、桑枝、忍冬藤等配应用。
  2. 临床新用:木通可用于治疗急性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用法用量】

3~6g。

【成药例证】
  1. 大黄清胃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大黄、木通、槟榔、黄芩、胆南星、羌活、滑石粉、白芷、炒牵牛子、芒硝。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用于胃火炽盛所致的口燥舌干、头痛目眩、大便燥结。
  2. 分清五淋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木通、盐车前子、黄芩、茯苓、猪苓、黄柏、大黄、萹蓄、瞿麦、知母、泽泻、栀子、甘草、滑石。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近致的淋证,症见小便黄赤、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涩痛。
  3. 甘露消毒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滑石、茵陈、石菖蒲、木通、射干、豆蔻、连翘、黄芩、川贝母、藿香、薄荷。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清热解毒。用于暑湿蕴结,身热肢酸,胸闷腹胀,尿赤黄疸。
  4. 龙胆泻肝丸(水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盐车前子、酒当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5. 安阳精制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乌药、白蔹、白芷、白及、木鳖子、木通、木瓜、三棱、莪术、当归、赤芍、肉桂、大黄、连翘、血竭、阿魏、乳香、没药、儿茶、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
    功能主治:消积化癥,逐瘀止痛,舒筋活血,追风散寒。用于癥瘕积聚,风寒湿痹,胃寒疼痛,手足麻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