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芦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 ''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 ''Aloe f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
 
 
第1行: 第1行: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 ''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 ''Aloe f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浓缩干燥物。前者习称“老户荟”,后者习称“新芦荟"。|卢会(《药性论》),讷会(《本草拾遗》),象胆、奴会(《开宝本草》),劳伟(《生草药性备要》)。||[[{{PAGENAME}}]]}}
+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 ''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 ''Aloe f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浓缩干燥物。前者习称“老户荟”,后者习称“新芦荟"。|卢会(《药性论》),讷会(《本草拾遗》),象胆、奴会(《开宝本草》),劳伟(《生草药性备要》)。||[[{{PAGENAME}}]]、[[库拉索芦荟]]}}
 
|imgs=0
 
|imgs=0
 
|imgmix=''
 
|imgmix=''

2021年10月21日 (四) 15:17的最新版本

芦荟
芦荟

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 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 Aloe f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浓缩干燥物。前者习称“老户荟”,后者习称“新芦荟"。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8%8A%A6%E8%8D%9F
别 名 卢会(《药性论》),讷会(《本草拾遗》),象胆、奴会(《开宝本草》),劳伟(《生草药性备要》)。
植 物 芦荟库拉索芦荟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芦荟以进口为主,后引种于南方的四川、云南等地。库拉索芦荟系进口药材,主产于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好望角芦荟也为进口药材,主产于非洲南部。

【采收加工】

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将中下部生长良好的叶片分批采收。采收时不要碰伤嫩叶,在近茎处切割叶片,伤口不宜过大,以免流出过多黏液。采收后,叶片堆放在一起,易引起腐烂,故需及时加工处理。采收的鲜叶片,切口向下,竖直放于盛器中,取其流出的液汁干燥即可;也可将叶片洗净,横切成片,加人与叶片等量清水,煎煮2~3h,过滤,把澄清的过滤液放人锅中加热蒸发至黏稠状,倒人模型内烘干或曝晒干,即得芦荟膏。

【炮制】

净制,捣碎。

【性状特征】

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以色墨绿、质脆、有光泽,溶于水中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

芦荟的主要成分是蒽醌,还含有脂、糖等。芦荟的蒽醌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库拉索芦荟药材及其饮片含芦荟苷(C21H22O9)不得少于16.0%,好望角芦荟药材及其饮片不得少于6.0%。

【药理毒理】
  1. 泻下:25%、50%、100%库拉索芦荟稀释液按10mg/kg给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致便秘模型小鼠灌胃给药,50%、100%浓度均能缩短便秘小鼠的首便时间,且能增加便秘小鼠排便的粪便干质量;能提高便秘小鼠肠蠕动的推进百分率。
  2. 抗菌:按照菌悬液∶液体培养基∶芦荟汁为1∶1∶1的比例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均有显著地抑制作用。
  3. 促进伤口愈合:鲜芦荟凝胶给6mev电子线照射致大鼠10%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外用给药,连续24d,创面组织中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加,鲜芦荟凝胶能促进照射创面组织新血管的生成。
  4. 抗肿瘤:用含100、50、25、12.5、6.25mg/ml芦荟大黄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胞,连续16h,可促进人结肠癌细胞(SW620)FasL mRNA的表达,且FasLmRNA的表达水平随芦荟大黄素的浓度增加而上调。
  5. 抗氧化:芦荟多糖体外对DPPH自由基、氧化氮自由基、过氧化氢、超氧化物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药性】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肝热,通便,杀虫疗疳。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便秘:本品苦寒清热,能泻火通便,用于热结便秘、头晕目赤、烦躁失眠者,常与茯苓、朱砂等配伍。
    2. 惊风:本品味苦性寒,能凉肝清热,故用于肝经实火躁狂易怒、惊悸抽搐者,常与龙胆草、黄芩、黄柏、黄连、大黄、当归等同用。
    3. 蛔虫腹痛,小儿疳积:本品能泄热通便、驱虫,故可用于蛔虫腹痛,常与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同用。
    4. 湿癣:本品清泄湿热,可用于风热湿邪人侵肌肤所致,皮损潮红,糜烂,瘙痒,破后出水者。
【用法用量】

2~5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成药例证】
  1. 玫芦消痤膏(《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分册》)
    药物组成:鲜芦荟叶、玫瑰花、苦参、杠板归、天然冰片、薄荷素油、硬酯酸镁、十八醇、甘油、单甘酯、聚山梨酯。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痤疮、皮肤瘙痒症、亚急性湿疹及日光性皮炎等。
  2. 更衣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
    药物组成:芦荟、朱砂。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病后津液不足,肝火内积,便秘腹胀。
  3. 龙荟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
    药物组成:龙胆、芦荟、当归、大黄、栀子、黄芩、青黛、木香。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4. 复方芦荟胶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
    药物组成:芦荟、青黛、朱砂、琥珀。
    功能主治: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用于习惯性便秘、大便燥结或因大便数日不通引起的腹胀、腹痛等。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