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蒲”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创建页面,内容为“<!--{{ICM|item={{CMM|北乌头 Běi Wū Tóu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草乌,蓝靰鞡花,鸡头草,百步草,五毒根,鸦头,穴种 |草乌,…”)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Category:菖蒲属|J]] | |
− | + | [[Category:植物|J]] | |
− | + | {{FOC|abst={{ABS|金钱蒲 Jīn Qián Pú|''Acorus gramineus'' Soland.|金钱蒲(通称)钱蒲、菖蒲、石菖蒲(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九节菖蒲(滇南本草),建菖蒲(四川),小石菖蒲(四川南江),随手香(四川宣汉) | |
− | + | ||天南星科|菖蒲属|《中国植物志》 第13(2)卷 (1979)}} | |
− | + | |imgs=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tegory: | ||
− | [[Category:植物| | ||
− | {{FOC|abst={{ABS| | ||
− | | | ||
− | |imgs= | ||
}} | }} | ||
− | + |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较短,长5-10厘米,横走或斜伸,芳香,外皮淡黄色,节间长1-5毫米;根肉质,多数,长可达15厘米;须根密集。根茎上部多分枝,呈丛生状。叶基对折,两侧膜质叶鞘棕色,下部宽2-3毫米,上延至叶片中部以下,渐狭,脱落。叶片质地较厚,线形,绿色,长20-30厘米,极狭,宽不足6毫米,先端长渐尖,无中肋,平行脉多数。花序柄长2.5-9(-15)厘米。叶状佛焰苞短,长3-9(-14)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1-2倍,稀比肉穗花序短,狭,宽1-2毫米。肉穗花序黄绿色,圆柱形,长3-9.5厘米,粗3-5毫米,果序粗达1厘米,果黄绿色。花期5-6月,果7-8月成熟。 | |
− | + | 产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水旁湿地或石上。各地常栽培。 | |
− | + | 根茎入药,详见菖蒲。 | |
+ | |||
+ | 栽培的金钱蒲,个体很小,一般高仅3-5厘米,应属本种范畴。但在野生植物的干标本上,本种与石菖蒲A. tatarinowii 很难识别。因为叶片和佛焰苞的长短宽狭都有很大的相对性,随生长季节的不同和局部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据中医和老药工的经验,鲜植物较易区分:石菖蒲叶片质地薄,较宽长,揉之气味辛辣,多生长于沼泽或浅水域;金钱蒲叶片厚,较窄小,芳香,手触摸之后香气长时不散,因谓“随手香”,多生长于湿地或石上,医药上多用后者。 |
2024年10月30日 (三) 19:01的最新版本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较短,长5-10厘米,横走或斜伸,芳香,外皮淡黄色,节间长1-5毫米;根肉质,多数,长可达15厘米;须根密集。根茎上部多分枝,呈丛生状。叶基对折,两侧膜质叶鞘棕色,下部宽2-3毫米,上延至叶片中部以下,渐狭,脱落。叶片质地较厚,线形,绿色,长20-30厘米,极狭,宽不足6毫米,先端长渐尖,无中肋,平行脉多数。花序柄长2.5-9(-15)厘米。叶状佛焰苞短,长3-9(-14)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1-2倍,稀比肉穗花序短,狭,宽1-2毫米。肉穗花序黄绿色,圆柱形,长3-9.5厘米,粗3-5毫米,果序粗达1厘米,果黄绿色。花期5-6月,果7-8月成熟。
产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水旁湿地或石上。各地常栽培。
根茎入药,详见菖蒲。
栽培的金钱蒲,个体很小,一般高仅3-5厘米,应属本种范畴。但在野生植物的干标本上,本种与石菖蒲A. tatarinowii 很难识别。因为叶片和佛焰苞的长短宽狭都有很大的相对性,随生长季节的不同和局部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据中医和老药工的经验,鲜植物较易区分:石菖蒲叶片质地薄,较宽长,揉之气味辛辣,多生长于沼泽或浅水域;金钱蒲叶片厚,较窄小,芳香,手触摸之后香气长时不散,因谓“随手香”,多生长于湿地或石上,医药上多用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