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菊”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创建页面,内容为“<!--{{ICM|item={{CMM|北乌头 Běi Wū Tóu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草乌,蓝靰鞡花,鸡头草,百步草,五毒根,鸦头,穴种 |草乌,…”)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Category:百日菊属|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tegory: | ||
[[Category:植物|B]] | [[Category:植物|B]] | ||
− | {{FOC|abst={{ABS| | + | {{FOC|abst={{ABS|百日菊 Bǎi Rì Jú|''Zinnia elegans''Jacq.|百日菊 百日草(植物学大辞典),火毡花(东北),鱼尾菊(广州),节节高(上海),步步登高(北京) |
− | | | + | ||菊科|百日菊属|《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
− | |imgs= | + | |imgs=2 |
}} | }} | ||
− | + |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基部稍心形抱茎,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径5-6.5厘米,单生枝端,无中空肥厚的花序梗。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外层长约5毫米,内层长约10毫米,边缘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附片紫红色,流苏状三角形。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长柔毛。管状花黄色或橙色,长7-8毫米,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雌花瘦果倒卵圆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扁平,腹面正中和两侧边缘各有1棱,顶端截形,基部狭窄,被密毛;管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长7-8毫米,宽3.5-4毫米,极扁,被疏毛,顶端有短齿。花期6-9月,果期7-10月。 | |
− | + | 原产墨西哥,著名的观赏植物,有单瓣、重瓣、卷叶、皱叶和各种不同颜色的园艺品种。在我国各地栽培很广,有时成为野生。在云南(西双版纳、蒙自等)、四川西南部有引种。 | |
− | + | 另一邻近种:小百日菊 Zinnia baageana Regel 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头状花序径1.5-2厘米;小花全部橙黄色;托片有黑褐色全缘的尖附片。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也常栽培。 |
2024年10月31日 (四) 11:09的版本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基部稍心形抱茎,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径5-6.5厘米,单生枝端,无中空肥厚的花序梗。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外层长约5毫米,内层长约10毫米,边缘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附片紫红色,流苏状三角形。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长柔毛。管状花黄色或橙色,长7-8毫米,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雌花瘦果倒卵圆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扁平,腹面正中和两侧边缘各有1棱,顶端截形,基部狭窄,被密毛;管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长7-8毫米,宽3.5-4毫米,极扁,被疏毛,顶端有短齿。花期6-9月,果期7-10月。
原产墨西哥,著名的观赏植物,有单瓣、重瓣、卷叶、皱叶和各种不同颜色的园艺品种。在我国各地栽培很广,有时成为野生。在云南(西双版纳、蒙自等)、四川西南部有引种。
另一邻近种:小百日菊 Zinnia baageana Regel 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头状花序径1.5-2厘米;小花全部橙黄色;托片有黑褐色全缘的尖附片。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也常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