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文本替换 - 替换“《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2行: 第12行:
 
[[Category:牡荆属|M]]
 
[[Category:牡荆属|M]]
 
[[Category:植物|M]]
 
[[Category:植物|M]]
{{FOC|abst={{ABS|牡荆  Mǔ Jīnɡ|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Sieb. et Zucc.) Hand.-Mazz.|楚,荆,铺香,午时草,土柴胡,蚊子柴,奶疸,布惊草
+
{{FOC|abst={{ABS|牡荆  Mǔ Jīnɡ|''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Sieb. et Zucc.) Hand.-Mazz.|楚,荆,铺香,午时草,土柴胡,蚊子柴,奶疸,布惊草
 
||马鞭草科|牡荆属| }}
 
||马鞭草科|牡荆属| }}
|imgs=17
+
|imgs=20
 
}}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叶对生,掌状复叶,小叶5,少有3;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花冠淡紫色。果实近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叶对生,掌状复叶,小叶5,少有3;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花冠淡紫色。果实近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第23行: 第21行:
  
 
用途同黄荆。
 
用途同黄荆。
 
1932 年裴鉴发表的 V. negundo Linn. f. intermedia P'ei,认为是 V. gundo Linn 和 V. negundo Linn.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V. negundo Linn. var. incisa (Lam.) C. B. Clarke)的中间型,其特点,叶缘有较多的粗锯齿,而不是深分裂的小叶,根据我们观察很多标本之后,觉得这一变型的叶形和锯齿,与荆条不同,但与牡荆很相似,故将它作为牡荆的异名。
 

2024年10月31日 (四) 17:00的最新版本

牡荆
牡荆 Mǔ Jīnɡ
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Sieb. et Zucc.) Hand.-Mazz.

http://online.bjyyjy.org.cn/%E7%89%A1%E8%8D%86
别 名 楚,荆,铺香,午时草,土柴胡,蚊子柴,奶疸,布惊草
科 属 马鞭草科 > 牡荆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叶对生,掌状复叶,小叶5,少有3;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花冠淡紫色。果实近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产华东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坡路边灌丛中。日本也有分布。

用途同黄荆。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