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拔”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CM|item={{CMM|CN-Name  PinYin
+
[[Category:植物|B]]
|拉 丁 名
+
[[Category:胡椒属|B]]
|别    名
+
{{FOC|image=荜茇01.jpg|imgname=荜茇|abst={{ABS|荜拔 Bì Bá|''Piper longum'' L. |荜茇
|中 药 名
+
|[[:Project:荜茇|荜茇]]|胡椒科|胡椒属|}}
|植物科属
+
|imgs=4
|入药部位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标准来源
 
}}|imgs=3}}
 
 
 
[[Category:待定|B]]-->
 
{{FOC|image=荜茇|imgname=荜茇|abst={{ABS|荜拔 Bì Bá|Piper longum L. |荜茇
 
|[[:Project:荜茇|荜茇]]、[[:Project:荜茇根|荜茇根]]|胡椒科|胡椒属|《中国药典》(2015年版)}}
 
|imgs=3
 
 
}}
 
}}
[[Category:胡椒属|H]]
 
 
 
 
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或几为肾形,向上渐次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12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或上部的为浅心形而两耳重叠,且稍不等,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背面密而显著; 叶脉7条,均自基出,最内1对粗壮,向上几达叶片之顶,向下常沿叶柄平行下延;叶柄长短不一,下部的长达9厘米,中部的长1-2厘米,顶端的有时近无柄而抱茎,均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鞘长为叶柄的1/3。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5厘米,直径约3毫米;总花梗长2-3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有时基部略狭,直径约1.5毫米,无毛,具短柄,盾状;雄蕊2枚,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厘米,直径约4毫米,于果期延长;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惟苞片略小,直径0.9-1毫米;子房卵形,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柱头3,卵形,顶端尖。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上部圆,顶端有脐状凸起,无毛,直径约2毫米。花期7-10月。
 
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或几为肾形,向上渐次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12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或上部的为浅心形而两耳重叠,且稍不等,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背面密而显著; 叶脉7条,均自基出,最内1对粗壮,向上几达叶片之顶,向下常沿叶柄平行下延;叶柄长短不一,下部的长达9厘米,中部的长1-2厘米,顶端的有时近无柄而抱茎,均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鞘长为叶柄的1/3。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5厘米,直径约3毫米;总花梗长2-3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有时基部略狭,直径约1.5毫米,无毛,具短柄,盾状;雄蕊2枚,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厘米,直径约4毫米,于果期延长;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惟苞片略小,直径0.9-1毫米;子房卵形,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柱头3,卵形,顶端尖。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上部圆,顶端有脐状凸起,无毛,直径约2毫米。花期7-10月。
  

2020年1月7日 (二) 14:31的最新版本

荜茇
荜拔 Bì Bá
Piper longum L.

http://online.bjyyjy.org.cn/%E8%8D%9C%E6%8B%94
别 名 荜茇
中 药 荜茇
科 属 胡椒科 > 胡椒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或几为肾形,向上渐次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12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或上部的为浅心形而两耳重叠,且稍不等,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背面密而显著; 叶脉7条,均自基出,最内1对粗壮,向上几达叶片之顶,向下常沿叶柄平行下延;叶柄长短不一,下部的长达9厘米,中部的长1-2厘米,顶端的有时近无柄而抱茎,均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鞘长为叶柄的1/3。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5厘米,直径约3毫米;总花梗长2-3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有时基部略狭,直径约1.5毫米,无毛,具短柄,盾状;雄蕊2枚,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厘米,直径约4毫米,于果期延长;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惟苞片略小,直径0.9-1毫米;子房卵形,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柱头3,卵形,顶端尖。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上部圆,顶端有脐状凸起,无毛,直径约2毫米。花期7-10月。

产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生子疏荫杂木林中,海拔约580米。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及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果穗为镇痛健胃要药,味辛性热,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