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狮子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观音草属|J]] | [[Category:观音草属|J]] | ||
[[Category:植物|J]] | [[Category:植物|J]] | ||
− | {{FOC|abst={{ABS| | + | {{FOC|abst={{ABS|九头狮子草 Jiǔ Tóu Shī Zǐ Cǎo| ''Peristrophe japonica'' (Thunb.) Bremek.|咳嗽草、六角英、观音草、广西山蓝 |
||爵床科|观音草属|《中国植物志》 第70卷 (2002) }} | ||爵床科|观音草属|《中国植物志》 第70卷 (2002) }} | ||
|imgs=2 | |imgs=2 |
2024年11月7日 (四) 11:42的最新版本
草本,高20-50厘米。叶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2.5-4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钝或急尖。花序顶生或腋生于上部叶腋,由2-8(10)聚伞花序组成,每个聚伞花序下托以2枚总苞状苞片,一大一小,卵形,几倒卵形,长1.5-2.5厘米,宽5-12毫米,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平截,全缘,近无毛,羽脉明显,内有1至少数花;花萼裂片5,钻形,长约3毫米;花冠粉红色至微紫色,长2.5-3厘米,外疏生短柔毛,2唇形,下唇3裂;雄蕊2,花丝细长,伸出,花药被长硬毛,2室叠生,一上一下,线形纵裂。蒴果长1-1.2厘米,疏生短柔毛,开裂时胎座不弹起,上部具4粒种子,下部实心;种子有小疣状突起。
产自河南(伏牛山)、安徽(巢县、款县、黄山、潜山)、江苏(苏州、无锡、常熟虞山)、浙江(杭州、绍兴、宁波、天目山、四明山、寿山)、江西(大余云峰山、九江庐山、南丰、瑞金、贵溪、资溪、崇仁、虞南)、福建(崇安、浦城、南平、闽侯)、湖北(利川、长阳、来凤)、广东(怀集、乐昌、乳源、和平、始兴、连平)、广西(凌云、龙胜、三江、全县、桂林)、湖南(永顺、安江、长沙岳麓山、保靖)、重庆(南川)、贵州(毕节、遵义、习水)、云南(红河、文山)。低海拔广布,生路边,草地或林下。日本也有。
药用能解表发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