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大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创建页面,内容为“<!--{{ICM|item={{CMM|北乌头 Běi Wū Tóu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草乌,蓝靰鞡花,鸡头草,百步草,五毒根,鸦头,穴种 |草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Category:大黄属|Y]] | |
− | + | [[Category:植物|Y]] | |
− | + | {{FOC|abst={{ABS|药用大黄 Yào Yòng Dà Huáng|''Rheum officinale''Baill.| | |
− | + | |[[:Project:大黄|大黄]]|蓼科|大黄属|《中国植物志》 第25(1)卷 (1998)}} | |
− | + | |imgs=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tegory: | ||
− | [[Category:植物| | ||
− | {{FOC|abst={{ABS| | ||
− | |[[:Project: | ||
− | |imgs= | ||
}} | }} | ||
− | + | 高大草本,高1.5-2米,根及根状茎粗壮,内部黄色。茎粗壮,基部直径2-4厘米,中空,具细沟棱,被白色短毛,上部及节部较密。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直径30-50厘米,或长稍大于宽,顶端近急尖形,基部近心形,掌状浅裂,裂片大齿状三角形,基出脉5-7条,叶上面光滑无毛,偶在脉上有疏短毛,下面具淡棕色短毛;叶柄粗圆柱状,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具楞棱线,被短毛;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 上部叶腋具花序分枝;托叶鞘宽大,长可达15厘米,初时抱茎,后开裂,内面光滑无毛,外面密被短毛。大型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4-10朵成簇互生,绿色到黄白色;花梗细长,长3-3.5毫米,关节在中下部;花被片6, 内外轮近等大,椭圆形或稍窄椭圆形,长2-2.5毫米,宽1.2-1.5毫米,边缘稍不整齐;雄蕊9, 不外露;花盘薄,瓣状;子房卵形或卵圆形,花柱反曲,柱头圆头状。果实长圆状椭圆形,长8-10毫米,宽7-9毫米,顶端圆,中央微下凹,基部浅心形,翅宽约3毫米,纵脉靠近翅的边缘。种子宽卵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 |
− | + | 产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及河南西南部与湖北交界处。生于海拔1200-4000米山沟或林下。多有栽培。 | |
− | + | 本种粗大的根状茎及根供药用。 |
2024年11月19日 (二) 12:01的最新版本
高大草本,高1.5-2米,根及根状茎粗壮,内部黄色。茎粗壮,基部直径2-4厘米,中空,具细沟棱,被白色短毛,上部及节部较密。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直径30-50厘米,或长稍大于宽,顶端近急尖形,基部近心形,掌状浅裂,裂片大齿状三角形,基出脉5-7条,叶上面光滑无毛,偶在脉上有疏短毛,下面具淡棕色短毛;叶柄粗圆柱状,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具楞棱线,被短毛;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 上部叶腋具花序分枝;托叶鞘宽大,长可达15厘米,初时抱茎,后开裂,内面光滑无毛,外面密被短毛。大型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4-10朵成簇互生,绿色到黄白色;花梗细长,长3-3.5毫米,关节在中下部;花被片6, 内外轮近等大,椭圆形或稍窄椭圆形,长2-2.5毫米,宽1.2-1.5毫米,边缘稍不整齐;雄蕊9, 不外露;花盘薄,瓣状;子房卵形或卵圆形,花柱反曲,柱头圆头状。果实长圆状椭圆形,长8-10毫米,宽7-9毫米,顶端圆,中央微下凹,基部浅心形,翅宽约3毫米,纵脉靠近翅的边缘。种子宽卵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产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及河南西南部与湖北交界处。生于海拔1200-4000米山沟或林下。多有栽培。
本种粗大的根状茎及根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