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桠乌药”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Y Y {{FOC|abst={{ABS|一叶萩 Yī Yè qiū| ''Flueggea suffruticosa'' (Pall.) Baill.|山嵩树(安徽),狗梢条…”)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白饭树属|Y]]
+
[[Category:山胡椒属|S]]
[[Category:植物|Y]]
+
[[Category:植物|S]]
{{FOC|abst={{ABS|一叶萩 Yī Yè qiū| ''Flueggea suffruticosa'' (Pall.) Baill.|山嵩树(安徽),狗梢条(吉林),白几木(广西),叶底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FOC|abst={{ABS|三桠乌药  Sān Yá Wū Yào|''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三桠乌药(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秦岭植物志)红叶甘檀(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秦岭植物志),甘橿、香丽木、猴楸树(河南)、三键风(陕西),三角枫(四川),山姜、假崂山棍、橿军(山东),绿绿柴(浙江),大山胡椒(四川)
||大戟科|白饭树属|}}
+
||樟科|山胡椒属|《中国植物志》 第31卷 (1982) }}
|imgs=7
+
|imgs=1
 
}}
 
}}
灌木,高1-3米,多分枝;小枝浅绿色,近圆柱形,有棱槽,有不明显的皮孔;全株无毛。叶片纸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稀倒卵形,长1.5-8厘米,宽1-3厘米,顶端急尖至钝,基部钝至楔形,全缘或间中有不整齐的波状齿或细锯齿,下面浅绿色;侧脉每边5-8条,两面凸起,网脉略明显;叶柄长2-8毫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毫米,宿存。花小,雌雄异株,簇生于叶腋;雄花:3-18朵簇生;花梗长2.5-5.5毫米;萼片通常5,椭圆形、卵长1-1.5毫米,宽0.5-1.5毫米,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齿;雄蕊5,花丝长1-2.2毫米,花药卵圆形,长 0.5-1毫米;花盘腺体究退化雌蕊圆柱形,高0.6-1毫米,顶端2-3裂;雌花:花梗长2-15毫米; 萼片5,椭圆形至卵形,长1-1.5毫米,近全缘,背部呈龙骨状凸起;花盘盘状,全缘或近全缘;子房卵圆形,3(-2)室,花柱3,长1-1.8毫米,分离或基部合生,直立或外弯。蒴果三棱状扁球形,直径约5毫米,成熟时淡红褐色,有网纹,3爿裂;果梗长2-15毫米,基部常有宿存的萼片;种子卵形而-侧扁压状,长约3毫米,褐色而有小疣状凸起。花期3-8月,果期6-11月。
+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10米;树皮黑棕色。小枝黄绿色,当年枝条较平滑,有纵纹,老枝渐多木栓质皮孔、褐斑及纵裂;芽卵形,先端渐尖;外鳞片3、革质,黄褐色,无毛,椭圆形,先端尖,长0.6-0.9厘米,宽0.6-0.7厘米;内鳞片3,有淡棕黄色厚绢毛;有时为混合芽,内有叶芽及花芽。叶互生,近圆形至扁圆形,长5.5-10厘米,宽4.8-10.8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3裂,常明显3裂,基部近圆形或心形,有时宽楔形,上面深绿,下面绿苍白色,有时带红色,被棕黄色柔毛或近无毛;三出脉,偶有五出脉,网脉明显;叶柄长1.5-2.8厘米,被黄白色柔毛。花序在腋生混合芽,混合芽椭圆形,先端亦急尖;外面的2片芽鳞革质,棕黄色,有皱纹,无毛,内面鳞片近革质,被贴服微柔毛;花芽内有无总梗花序5-6,混合芽内有花芽1-2;总苞片4,长椭圆形,膜质,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内有花5朵。(未开放的)雄花花被片6,长椭圆形,外被长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9,花丝无毛,第三轮的基部着生2个具长柄宽肾形具角突的腺体,第二轮的基部有时也有1个腺体;退化雌蕊长椭圆形,无毛,花柱、柱头不分,成一小凸尖。雌花花被片6,长椭圆形,长2.5毫米,宽1毫米,内轮略短,外面背脊部被长柔毛,内面无毛,退化雄蕊条片形,第一、二轮长1.7毫米,第三轮长1.5毫米,基部有2个具长柄腺体,其柄基部与退化雄蕊基部合生;子房椭圆形,长2.2毫米,直径1毫米,无毛,花柱短,长不及1毫米,花未开放时沿子房向下弯曲。果广椭圆形,长0.8厘米,直径0.5-0.6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紫黑色,干时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
  
除西北尚未发现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沟、路边,海拔800-2500米。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达乌里地区。
+
产辽宁千山以南、山东昆箭山以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渭南和宝鸡以南及甘肃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省区。从北向南生于海拔20-3000米的山谷、密林灌丛中。朝鲜、日本也有。
  
茎皮纤维坚韧,可供纺织原料。枝条可编制用具。根含鞣质。叶含一叶萩碱(securinine)。花和叶供药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可治面部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衰弱、嗜睡症等。根皮煮水,外洗可治牛、马虱子为害。
+
种子含油达60%,可用于医药及轻工业原料;木材致密,可作细木工用材。
 +
 
 +
本种为樟科分布的最北界(辽宁千山,约北纬41°),在南方生于高海拔,北方生于低海拔,是能适应较寒环境的广布种。它有能适应寒冷环境的器官构造。过去的中、外文献曾将本种分为2种,即Lindera obtusiloba Bl.和L. cercidifolia Hemsl.,其区别的主要依据是叶上毛被的有无,分布地区不同;分布华东的大都定为后者;其他地区分布的标本在鉴定时,两种都有,标准很不一致。我们研究了大量在我国分布的标本和日本、朝鲜的标本,发现在其广大分布地区内的个体,尽管营养器官变异较大,但其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其叶分裂的程度自西南向东北而逐渐加深,即分布在云南、西藏的滇藏钓樟(变种) var. heterophylla (Meissn. )H. P. Tsui几不分裂,三桠乌药L. obtusiloba Bl.分布于西藏、川西的为三浅裂,分布于陕西、河南、辽宁等地的分裂加深,近于中裂。毛被因生态环境不同,其疏密亦有变化,大体上是分布在南方的毛稀疏,分布在北方的毛被较密,不足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2024年11月7日 (四) 11:11的最新版本

三桠乌药
三桠乌药 Sān Yá Wū Yào
Lindera obtusiloba Blume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89%E6%A1%A0%E4%B9%8C%E8%8D%AF
别 名 三桠乌药(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秦岭植物志)红叶甘檀(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秦岭植物志),甘橿、香丽木、猴楸树(河南)、三键风(陕西),三角枫(四川),山姜、假崂山棍、橿军(山东),绿绿柴(浙江),大山胡椒(四川)
科 属 樟科 > 山胡椒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 第31卷 (1982)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10米;树皮黑棕色。小枝黄绿色,当年枝条较平滑,有纵纹,老枝渐多木栓质皮孔、褐斑及纵裂;芽卵形,先端渐尖;外鳞片3、革质,黄褐色,无毛,椭圆形,先端尖,长0.6-0.9厘米,宽0.6-0.7厘米;内鳞片3,有淡棕黄色厚绢毛;有时为混合芽,内有叶芽及花芽。叶互生,近圆形至扁圆形,长5.5-10厘米,宽4.8-10.8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3裂,常明显3裂,基部近圆形或心形,有时宽楔形,上面深绿,下面绿苍白色,有时带红色,被棕黄色柔毛或近无毛;三出脉,偶有五出脉,网脉明显;叶柄长1.5-2.8厘米,被黄白色柔毛。花序在腋生混合芽,混合芽椭圆形,先端亦急尖;外面的2片芽鳞革质,棕黄色,有皱纹,无毛,内面鳞片近革质,被贴服微柔毛;花芽内有无总梗花序5-6,混合芽内有花芽1-2;总苞片4,长椭圆形,膜质,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内有花5朵。(未开放的)雄花花被片6,长椭圆形,外被长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9,花丝无毛,第三轮的基部着生2个具长柄宽肾形具角突的腺体,第二轮的基部有时也有1个腺体;退化雌蕊长椭圆形,无毛,花柱、柱头不分,成一小凸尖。雌花花被片6,长椭圆形,长2.5毫米,宽1毫米,内轮略短,外面背脊部被长柔毛,内面无毛,退化雄蕊条片形,第一、二轮长1.7毫米,第三轮长1.5毫米,基部有2个具长柄腺体,其柄基部与退化雄蕊基部合生;子房椭圆形,长2.2毫米,直径1毫米,无毛,花柱短,长不及1毫米,花未开放时沿子房向下弯曲。果广椭圆形,长0.8厘米,直径0.5-0.6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紫黑色,干时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

产辽宁千山以南、山东昆箭山以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渭南和宝鸡以南及甘肃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省区。从北向南生于海拔20-3000米的山谷、密林灌丛中。朝鲜、日本也有。

种子含油达60%,可用于医药及轻工业原料;木材致密,可作细木工用材。

本种为樟科分布的最北界(辽宁千山,约北纬41°),在南方生于高海拔,北方生于低海拔,是能适应较寒环境的广布种。它有能适应寒冷环境的器官构造。过去的中、外文献曾将本种分为2种,即Lindera obtusiloba Bl.和L. cercidifolia Hemsl.,其区别的主要依据是叶上毛被的有无,分布地区不同;分布华东的大都定为后者;其他地区分布的标本在鉴定时,两种都有,标准很不一致。我们研究了大量在我国分布的标本和日本、朝鲜的标本,发现在其广大分布地区内的个体,尽管营养器官变异较大,但其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其叶分裂的程度自西南向东北而逐渐加深,即分布在云南、西藏的滇藏钓樟(变种) var. heterophylla (Meissn. )H. P. Tsui几不分裂,三桠乌药L. obtusiloba Bl.分布于西藏、川西的为三浅裂,分布于陕西、河南、辽宁等地的分裂加深,近于中裂。毛被因生态环境不同,其疏密亦有变化,大体上是分布在南方的毛稀疏,分布在北方的毛被较密,不足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