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迷迭香”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的全草。|3|百度百科|}} |imgs=0 |imgmix='' }} [[Category:饮片|M]…”) |
(→【性味与归经】)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 | + |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 ''Rosmarinus officinalis'' Linn.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采收,干燥。|(无)|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四册·彝族药)|}} |
|imgs=0 | |imgs=0 | ||
|imgmix='' | |imgmix='' | ||
}} | }} | ||
[[Category:饮片|M]] | [[Category:饮片|M]] | ||
− | ===== | + | =====【性状】===== |
− | + | 本品老茎呈圆柱形;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细绒毛,直径0.1~0.5cm,表面暗灰色,外皮易脱落,脱落处显灰黄色;质硬,断面纤维性,黄色。叶丛生于枝上,线形,长1~2.5cm,宽1~2mm,表面绿色,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全缘,革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 |
− | + | =====【鉴别】===== | |
− | + |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
− | ===== | + | =====【检查】===== |
− | + |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1.0%。 | |
− | + | =====【浸出物】===== | |
− | ===== | + |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
− | + | =====【性味与归经】===== | |
− | ===== | + | 辛,温,平。归肺、胃、脾经。 |
− | + | =====【功能与主治】===== | |
− | ===== | + | 祛风解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用于外感头痛,头风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 |
− | + | =====【用法与用量】===== | |
− | + | 10~15g。 | |
− | ===== | + | =====【贮藏】===== |
− | + | 置阴凉干燥处。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12月28日 (二) 15:06的最新版本
迷迭香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 Rosmarinus officinalis Linn.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采收,干燥。 | |
---|---|
别 名 | (无) |
出 处 | 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四册·彝族药) |
【性状】
本品老茎呈圆柱形;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细绒毛,直径0.1~0.5cm,表面暗灰色,外皮易脱落,脱落处显灰黄色;质硬,断面纤维性,黄色。叶丛生于枝上,线形,长1~2.5cm,宽1~2mm,表面绿色,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全缘,革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1.0%。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性味与归经】
辛,温,平。归肺、胃、脾经。
【功能与主治】
祛风解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用于外感头痛,头风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
【用法与用量】
10~15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