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创建页面,内容为“{{ICM|item={{CMM|香椿 Xiānɡ Chūn |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 |椿,春阳树,春甜树,椿芽,毛椿,红椿,椿花,香铃子 |香椿皮,香…”) |
(没有差异)
|
2018年10月18日 (四) 22:33的版本
| 香椿 Xiānɡ Chūn
| |
|---|---|
| 拉 丁 名 | 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 |
| 别 名 | 椿,春阳树,春甜树,椿芽,毛椿,红椿,椿花,香铃子 |
| 中 药 名 | 香椿皮,香椿子 |
| 植物科属 | 楝科香椿属 |
| 入药部位 | 干皮或枝皮,成熟果实 |
| 性味归经 | 香椿皮:苦、涩,微寒。归大肠、胃经。 香椿子:辛、苦,温。归肝、肺经 |
| 功能主治 | 香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用于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 香椿子:祛风,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外感,心胃气痛,风湿痹痛,疝气。 |
| 标准来源 |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
| 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