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CMM|甘草 Gān Cǎo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美草,蜜草,蕗草,棒草 |甘草 |豆科甘草属 |根和根茎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MM|甘草  Gān Cǎo
+
<!--{{ICM|item={{CMM|甘草  Gān Cǎo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美草,蜜草,蕗草,棒草
 
|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美草,蜜草,蕗草,棒草
第8行: 第8行: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中国药典》(2015年版)
 
|《中国药典》(2015年版)
 +
}}|imgs=2}}
 +
-->
 +
[[Category:甘草属|G]]
 +
[[Category:植物|G]]
 +
{{FOC|abst={{ABS|甘草  Gān Cǎo|''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美草,蜜草,蕗草,棒草
 +
|[[:Project:甘草|甘草]]|豆科|甘草属|}}
 +
|imgs=0
 +
|imgmix={{IMG_MIX|甘草01.jpg|甘草|甘草02.jpg|甘草|甘草03.jpg|甘草|甘草04.jpg|甘草|甘草05.jpg|甘草|甘草09.jpg|甘草|甘草10.jpg|甘草|甘草11.jpg|甘草|甘草12.jpg|甘草|甘草13.jpg|甘草|甘草14.jpg|甘草|甘草15.jpg|甘草|甘草16.jpg}}
 
}}
 
}}
 +
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叶长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和短柔毛;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4毫米,褐色,膜质,外面被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花萼钟状,长7-14毫米,密被黄色腺点及短柔毛,基部偏斜并膨大呈囊状,萼齿5,与萼筒近等长,上部2齿大部分连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黄色,长10-24毫米,旗瓣长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短于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状腺体。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密集成球,密生瘤状突起和刺毛状腺体。种子3-11,暗绿色,圆形或肾形,长约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Category:甘草属]]
+
产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及山东。常生于干旱沙地、河岸砂质地、山坡草地及盐渍化土壤中。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
 +
 
 +
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2024年11月19日 (二) 17:33的最新版本

甘草
甘草 Gān Cǎo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http://online.bjyyjy.org.cn/%E7%94%98%E8%8D%89
别 名 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美草,蜜草,蕗草,棒草
中 药 甘草
科 属 豆科 > 甘草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叶长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和短柔毛;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4毫米,褐色,膜质,外面被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花萼钟状,长7-14毫米,密被黄色腺点及短柔毛,基部偏斜并膨大呈囊状,萼齿5,与萼筒近等长,上部2齿大部分连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黄色,长10-24毫米,旗瓣长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短于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状腺体。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密集成球,密生瘤状突起和刺毛状腺体。种子3-11,暗绿色,圆形或肾形,长约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产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及山东。常生于干旱沙地、河岸砂质地、山坡草地及盐渍化土壤中。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

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