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第17行: 第17行:
 
{{FOC|imgname=野葛|abst={{ABS|葛  Gé|''Pueraria lobata''(Willd.)Ohwi|野葛,葛藤,葛麻藤
 
{{FOC|imgname=野葛|abst={{ABS|葛  Gé|''Pueraria lobata''(Willd.)Ohwi|野葛,葛藤,葛麻藤
 
|[[:Project:葛根|葛根]]、[[:Project:葛花|葛花]]|豆科|葛属|}}
 
|[[:Project:葛根|葛根]]、[[:Project:葛花|葛花]]|豆科|葛属|}}
|imgs=7
+
|imgs=15
 
}}
 
}}
  

2024年10月30日 (三) 20:24的版本

野葛
葛 Gé
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http://online.bjyyjy.org.cn/%E8%91%9B
别 名 野葛,葛藤,葛麻藤
中 药 葛根葛花
科 属 豆科 > 葛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粗壮藤本,长可达8米,全体被黄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背着,卵状长圆形,具线条;小托叶线状披针形,与小叶柄等长或较长;小叶三裂,偶尔全缘,顶生小叶宽卵形或斜卵形,长7-15(-19)厘米,宽5-12(-18)厘米,先端长渐尖,侧生小叶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黄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被黄褐色绒毛。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中部以上有颇密集的花;苞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远比小苞片长,早落;小苞片卵形,长不及2毫米;花2-3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花萼钟形,长8-10毫米,被黄褐色柔毛,裂片披针形,渐尖,比萼管略长;花冠长10-12毫米,紫色,旗瓣倒卵形,基部有2耳及一黄色硬痂状附属体,具短瓣柄,翼瓣镰状,较龙骨瓣为狭,基部有线形、向下的耳,龙骨瓣镰状长圆形,基部有极小、急尖的耳;对旗瓣的1枚雄蕊仅上部离生;子房线形,被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长硬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产我国南北各地,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生于山地疏或密林中。东南亚至澳大利亚亦有分布。

葛根供药用,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的功能,并能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项强、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有效成分为黄豆甙元(daidzein)、黄甙 (daidzin) 及葛根素 (puerarin)等。茎皮纤维供织布和造纸用。古代应用甚广,葛衣、葛巾均为平民服饰,葛纸、葛绳应用亦久,葛粉用于解酒。也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粉葛(变种)与原变种区别在于顶生小叶菱状卵形或宽卵形,侧生的斜卵形,长和宽10-13厘米,先端急尖或具长小尖头,基部截平或急尖,全缘或具2-3裂片,两面均被黄色粗伏毛;花冠长16-18毫米;旗瓣近圆形。花期9月,果期11月。

产云南、四川、西藏、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生于山野灌丛或疏林中,或栽培。老挝、泰国、缅甸、不丹、印度、菲律宾有分布。

块根含淀粉,供食用,所提取的淀粉称葛粉。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