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黄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第1行: | 第1行: | ||
− | [[Category: | + | [[Category:黄檗属|C]] |
− | [[Category:植物| | + | [[Category:植物|C]] |
− | {{FOC|abst={{ABS| | + | {{FOC|abst={{ABS|川黄檗 Chuān Huáng Bò|''Phellodendron chinense''C. K. Schneid.|川黄檗(全国中草药汇编)檗木(神农本草经),小黄连树(湖北),灰皮树(中国植物名录),黄皮树(中国树木分类学),黄柏皮(四川中药志) |
− | || | + | ||芸香科|黄檗属|《中国植物志》 第43(2)卷 (1997) }} |
|imgs=3 | |imgs=3 | ||
}} | }} | ||
− | + | 树高达15米。成年树有厚、纵裂的木栓层,内皮黄色,小枝粗壮,暗紫红色,无毛。叶轴及叶柄粗壮,通常密被褐锈色或棕色柔毛,有小叶7-15片,小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5-6厘来,顶部短尖至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侧通常略不对称,边全缘或浅波浪状,叶背密被长柔毛或至少在叶脉上被毛,叶面中脉有短毛或嫩叶被疏短毛;小叶柄长1-3毫米,被毛。花序顶生,花通常密集,花序轴粗壮,密被短柔毛。果多数密集成团,果的顶部略狭窄的椭圆形或近圆球形,径约1厘米或大的达1.5厘米,蓝黑色,有分核5-8(10)个;种子5-8、很少10粒,长6-7毫米,厚5-4毫米,一端微尖,有细网纹。花期5-6月,果期9-11月。 | |
− | + | 产湖北、湖南西北部、四川东部。生于海拔900米以上杂木林中。 | |
+ | |||
+ | 模式产地在湖北长阳。 | ||
+ | |||
+ | 是一速生树种,较耐阴、耐寒。宜在山坡河谷较湿润地方种植。湖北、四川有相当数量栽种。 | ||
+ | |||
+ | 树干内皮所含化学成分与黄檗相同,唯小檗碱的含量比黄檗的高,约4%-8%,其用途也与黄檗相同。 | ||
+ | |||
+ | 种子含脂肪油、甾醇类化合物。 |
2024年10月30日 (三) 19:36的版本
树高达15米。成年树有厚、纵裂的木栓层,内皮黄色,小枝粗壮,暗紫红色,无毛。叶轴及叶柄粗壮,通常密被褐锈色或棕色柔毛,有小叶7-15片,小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5-6厘来,顶部短尖至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侧通常略不对称,边全缘或浅波浪状,叶背密被长柔毛或至少在叶脉上被毛,叶面中脉有短毛或嫩叶被疏短毛;小叶柄长1-3毫米,被毛。花序顶生,花通常密集,花序轴粗壮,密被短柔毛。果多数密集成团,果的顶部略狭窄的椭圆形或近圆球形,径约1厘米或大的达1.5厘米,蓝黑色,有分核5-8(10)个;种子5-8、很少10粒,长6-7毫米,厚5-4毫米,一端微尖,有细网纹。花期5-6月,果期9-11月。
产湖北、湖南西北部、四川东部。生于海拔900米以上杂木林中。
模式产地在湖北长阳。
是一速生树种,较耐阴、耐寒。宜在山坡河谷较湿润地方种植。湖北、四川有相当数量栽种。
树干内皮所含化学成分与黄檗相同,唯小檗碱的含量比黄檗的高,约4%-8%,其用途也与黄檗相同。
种子含脂肪油、甾醇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