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全蝎”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虿(《诗经》),全虫(《中药形性经验鉴…”)
 
【功能主治】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虿(《诗经》),全虫(《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茯背虫(《山西中药志》)。||(无)}}
+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虿(《诗经》),全虫(《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茯背虫(《山西中药志》)。||}}
 
|imgs=0
 
|imgs=0
 
|imgmix=''
 
|imgmix=''
第27行: 第27行:
 
辛,平;有毒。归肝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喝,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临床常用

2021年10月24日 (日) 17:42的最新版本

全蝎
全蝎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5%85%A8%E8%9D%8E
别 名 虿(《诗经》),全虫(《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茯背虫(《山西中药志》)。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养殖品,野生品亦有。主产于河北、山东、湖北、安徽、辽宁等地。

【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特征】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 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 1 对短小的螯肢和 1 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鳌,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 4 对,均为 7 节,末端各具 2 爪钩;前腹部由 7 节组成,第 7 节色深,背甲上有 5 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 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化学成分】

全蝎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脂类、有机酸、组织胺、微量元素等全蝎的氨基酸、多肽类成分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1. 镇痛:蝎身灌胃给药的 ED 为 0.65g 生药 /kg,蝎尾为 0.128g 生药 /kg,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有镇痛作用,且蝎尾镇痛作用比蝎身约强 5 倍。
  2. 抑制免疫:全蝎和蝎身煎剂按 2g/kg 连续灌胃给药 6d,可使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廓清作用明显降低;连续灌胃给药 7d,可使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明显降低。
  3. 抗血小板聚集:全蝎提取液按 1mg/kg 给家兔静脉注射 1h 后,小鼠静脉注射 0.3m (含生药 5mg) 0.5h 后及小鼠血浆给予 10、20、40mg/ml,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明显抑制作用,明显减轻血栓重量,明显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不同剂量的蝎毒活性多肽 (SVAPS) 0.125、0.25、0.5mg/ml 对体外凝血酶及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4. 抗肿瘤:全蝎提取液 0.2ml (相当于 0.04g 生药 / 只) 隔天皮下注射于带瘤小鼠,连用 5 次后,可明显减少网状细胞肉瘤 (SRS) 和乳腺癌 (MA-737) 两种瘤组织的 DNA,并使肿瘤生长得到明显抑制。
  5. 抗癫痫:全蝎醇提取物按 290~1160mg/(kg・d) 灌胃给药 30min 后,可使氯化锂 - 毛果芸香碱诱导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大鼠海马 Caspase-3 表达减少,对抗癫痫。从全蝎中提纯的抗癫痫肽 (AEP) 按 100mg/(kg・d) 灌胃给药,连续 3 周,可降低颞叶痫红藻氨酸 (KA) 所致癫痫发作敏感模型大鼠的痫发作敏感性,使脑内梨状皮层 T 区锥体细胞缺失减轻。
  6. 抗寄生虫:将全蝎醇提取物与猪囊尾蚴置于 15% 猪胆汁常水溶液中,在 37℃进行体外培养,具有显著的杀灭猪囊尾蚴作用,其不同的加工品和药用部位的灭囊活性无显著差异。中药全蝎水煎剂 (中药全蝎 6g,加 60ml 水煎煮 30min,滤除药渣) 2ml,对体外培养犬钩口线虫钩蚴有明显抑制作用。
  7. 保护肾脏:全蝎注射液用以 1.0g/kg 给原位性肾炎大鼠腹腔注射,每天 1 次,共 3 周,可降低尿蛋白含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 (I1) 活性;并可扩张肾毛细血管,减轻肾脏病理变化。
  8.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静脉注射蝎毒 60m/kg,能升高大鼠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蝎毒和全蝎提取液对离体蛙心收缩和心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蝎头部和四肢的提取液 0.1ml,对心脏收缩也具有抑制作用;蝎尾提取液对离体蛙心收缩则有兴奋作用。
【药性】

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痉挛抽搐,风中经络:本品性味辛平,主入肝经,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功,各种风动抽搐之证均可应用,为止痉要药,每与蜈蚣相伍,以加强祛风止痉之力,如《经验方》止痉散。治热病热极生风,小儿急惊,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羚羊角、钩藤、地龙等,以清热息风止痉;若属脾虚慢惊,须与党参、白术、半夏、天麻等同用,以补虚健脾,祛风定惊;治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配白附子、僵蚕等祛风化痰药同用,如《杨氏家藏方》牵正散;治中风言语不清,与茯苓、薄荷配伍,如《普济方》正舌散。
    2. 风湿顽痹,偏正头痛:本品味辛,性善走窜,能引风药直达病所,有搜风通络止痛之良效。治风湿久痹,筋脉拘挛,顽痛不休,可单用研末服,或与僵蚕同用,如《妇人良方》通灵丸;治风淫湿痹,筋节挛痛,手足不举,如《仁斋直指方》与麝香同用;治偏正头痛,配川芎、白芷或细辛、麻黄以加强止痛作用,如《圣济总录》神圣散。
    3. 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本品味辛行散,有解毒散结之功,用治上证,既可外用,亦可内服。治疮疡肿毒,《澹寮方》以麻油煎全蝎、山栀,加黄蜡制膏外敷;治疮疡脓出不快,与五灵脂、炮姜、川乌同用,如《疡科选粹》追毒散;治瘰疬,瘿瘤,流注,与半夏、马钱子等同用,如《经验方》小金丹。
【用法用量】

3~6g。

【成药例证】
  1. 癫痫平片(《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脑系经络肢体分册》)
    药物组成:全蝎、石菖蒲、僵蚕、蜈蚣、生石膏、白芍、磁石(煅)、牡蛎(煅)、猪牙皂、柴胡、硼砂。
    功能主治:豁痰开窍,平肝清热,息风定痫。用风痰闭阻所致癫痫。
  2. 头痛宁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脑系经络肢体分册》)
    药物组成:全蝎、天麻、土茯苓、制何首乌、当归、防风。
    功能主治:息风涤痰,逐瘀止痛。用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属痰瘀阻络证,症见痛势甚剧,或攻冲作痛,或痛如锥刺,或连及目齿,伴目眩畏光,胸闷脘胀,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反复发作。
  3. 双参龙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心系分册》)
    药物组成:全蝎、黄芪、西洋参、桃仁、当归、地龙、丹参、川芎、乳香、西红花、麦冬。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舒心通脉。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冠心病、心绞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上述证候者。
  4. 麝香风湿片(《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脑系经络肢体分册》)
    药物组成:全蝎、制川乌、乌梢蛇、地龙(酒洗)、蜂房(酒洗)、麝香、黑豆。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镇痛。用于风湿寒痹,关节疼痛,手足拘挛。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