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裂叶荆芥”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裂叶荆芥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ICM|item={{CMM| 裂叶荆芥 Liè Yè Jīnɡ Jiè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荆芥,小茴香,假苏,四棱杆蒿,线荠,鼠蓂,稳齿菜 |荆芥,荆芥穗 |唇形科裂叶荆芥属 |地上部分,花穗 |辛,微温。归肺、肝经。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中国药典》(2015年版) }}|image=default.jpg|title=“”}} --> [[Category:裂叶荆芥属|L]] [[Category:植物|L]] {{FOC|imgname=裂叶荆芥|abst={{ABS|裂叶荆芥 Liè Yè Jīnɡ Jiè|''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荆芥,小茴香,假苏,四棱杆蒿,线荠,鼠蓂,稳齿菜 |[[:Project:荆芥|荆芥]]、[[:Project:荆芥穗|荆芥穗]]|唇形科|裂叶荆芥属| }} |imgs=2 |imgmix={{IMG_MIX|荆芥10.jpg|幼苗|荆芥09.jpg|小苗|荆芥04.jpg|裂叶荆芥|荆芥05.jpg|叶|荆芥06.jpg|花|荆芥07.jpg|果实|荆芥08.jpg|成熟果实}} }} 一年生草本。茎高0.3-1米,四棱形,多分枝,被灰白色疏短柔毛,茎下部的节及小枝基部通常微红色。叶通常为指状三裂,大小不等,长1-3.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宽1.5-4毫米,中间的较大,两侧的较小,全缘,草质,上面暗橄榄绿色,被微柔毛,下面带灰绿色,被短柔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点;叶柄长约2-10毫米。花序为多数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穗状花序,长2-13厘米,通常生于主茎上的较长大而多花,生于侧枝上的较小而疏花,但均为间断的;苞片叶状,下部的较大,与叶同形,上部的渐变小,乃至与花等长,小苞片线形,极小。花萼管状钟形,长约3毫米,径1.2毫米,被灰色疏柔毛,具15脉,齿5,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长约0.7毫米,后面的较前面的为长。花冠青紫色,长约4.5毫米,外被疏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向上扩展,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后对较长,均内藏,花药蓝色。花柱先端近相等2裂。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径约0.7毫米,褐色,有小点。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后。 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城口、南川)、贵州诸省均有野生,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省均有栽培;生于山坡路边或山谷、林缘,海拔540-2700米。朝鲜有分布。1变种[var. japonica (Maxim.) Kitagawa]产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我国河北北部。 全草及花穗为常用中药,多用于发表,可治风寒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月经过多、崩漏、小儿发热抽搐、疔疮疥癣、风火赤眼、风火牙痛、湿疹、荨麻疹、以及皮肤搔痒。又全草富含芳香油,可提制芳香油。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FOC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IMG MIX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裂叶荆芥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