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南方菟丝子”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南方菟丝子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ICM|item={{CMM|南方菟丝子 Nán Fāng Tù Sī Zǐ |Cuscuta australis R. Br. |无根草,黄丝藤,无娘藤,龙须子,女萝,金线藤,飞扬藤 |菟丝子 |旋花科菟丝子属 |成熟种子 |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中国药典》(2015年版) }}|image=default.jpg}} --> [[Category:菟丝子属|N]] [[Category:植物|N]] {{FOC|imgname=菟丝子|abst={{ABS|南方菟丝子 Nán Fāng Tù Sī Zǐ|''Cuscuta australis'' R. Br.|无根草,黄丝藤,无娘藤,龙须子,女萝,金线藤,飞扬藤 |[[:Project:菟丝子|菟丝子]]|旋花科|菟丝子属| }} |imgs=8 }}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金黄色,纤细,直径1毫米左右,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总花序梗近无;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1-2.5毫米;花萼杯状,基部连合,裂片3-4-5,长圆形或近圆形,通常不等大,长约0.8-1.8毫米,顶端圆;花冠乳白色或淡黄色,杯状,长约2毫米,裂片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圆,约与花冠管近等长,直立,宿存;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处,比花冠裂片稍短;鳞片小,边缘短流苏状;子房扁球形,花柱2,等长或稍不等长,柱头球形。蒴果扁球形,直径3-4毫米,下半部为宿存花冠所包,成熟时不规则开裂,不为周裂。通常有4种子,淡褐色,卵形,长约1.5毫米,表面粗糙。 产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甘肃、宁夏、新疆、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省。寄生于田边、路旁的豆科、菊科蒿子、马鞭草科牡荆属等草本或小灌木上,海拔50-2000米。分布自亚洲的中、南、东部,向南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至大洋洲。 种子可药用,功效同菟丝子。 本亚属据 Yuncker 记载福建省福州(Metcalf 4765)有1种: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 in Mem. Torr. Bot. Club 18: 138. 1932. 原描述:花长2-3毫米(有些标本稍大),通常有腺体,有短花梗,聚集成头状的团伞花序,花萼包藏着花冠管,裂片卵形或圆形,或有时宽过于长,幼时基部覆瓦状,但不突出形成角状;花冠裂片宽三角状,锐尖,顶端常反折,约与短而钟状的花冠管等长;雄蕊比裂片短,花丝比花药长或与之相等,鳞片卵状,边缘流苏状;子房球形,花柱细弱或有时钻状,柱头球形,基部具凋存的花冠。 分布欧洲,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南美洲,太平洋诸岛,大洋洲,日本。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FOC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南方菟丝子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