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乌毛蕨”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乌毛蕨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乌毛蕨属|W]] [[Category:植物|W]] {{FOC|abst={{ABS|乌毛蕨 Wū Máo Jué| ''Blechnopsis orientalis'' (L.) C. Presl|龙船蕨、冠羽乌毛蕨 ||乌毛蕨科|乌毛蕨属|}} |imgs=2 }} 植株高0.5-2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黑褐色,先端及叶柄下部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纤维状,全缘,中部深棕色或褐棕色,边缘棕色,有光泽。叶簇生于根状茎顶端;柄长3-80厘米,粗3-10毫米,坚硬,基部往往为黑褐色,向上为棕禾秆色或棕绿色,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达1米左右,宽20-60厘米,一回羽状;羽片多数,二形,互生,无柄,下部羽片不育,极度缩小为圆耳形,长仅数毫米,彼此远离,向上羽片突然伸长,疏离,能育,至中上部羽片最长,斜展,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18毫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下侧往往与叶轴合生,全缘或呈微波状,干后反卷,上部羽片向上逐渐缩短,基部与叶轴合生并沿叶轴下延,顶生羽片与其下的侧生羽片同形,但长于其下的侧生羽片。叶脉上面明显,主脉两面均隆起,上面有纵沟,小脉分离,单一或二叉,斜展或近平展,平行,密接。叶近革质,干后棕色,无毛;叶轴粗壮,棕禾秆色,无毛。孢子囊群线形,连续,紧靠主脉两侧,与主脉平行,仅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的羽片能育(通常羽片上部不育);囊群盖线形,开向主脉,宿存。染色体2n=66。 产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及西藏(墨脱)、四川(峨眉山、屏山、乐山、江安)、重庆、云南(思茅、河口、孟连、镇康、西双版纳)、贵州(三都、册亨)、湖南(江华、宜章、靖县)、江西(永丰、遂川、兴国、全南、宜丰、萍乡)、浙江(遂昌、南雁荡)。生长于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海拔300-800米。也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日本至波里尼西亚。模式标本产地:广东。 本种为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的pH值为4.5-5.0。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FOC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乌毛蕨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