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中药:麻黄”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中药:麻黄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YP_TMP|imgname=蜜麻黄|abst={{YP_ABS|{{PAGENAME}}|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 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 的干燥草质茎。|狗骨(《广雅》),卑相、卑盐(《名医别录》),龙沙(《神农本草经》)。||[[草麻黄]]}} |imgs=0 |imgmix={{IMG_MIX|YP-麻黄-0.JPG|麻黄|YP-麻黄-1.JPG|麻黄|YP-蜜麻黄-0.JPG|蜜麻黄|YP-麻黄-2.JPG|麻黄}} }} [[Category:饮片|M]]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其道地产区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巴林右旗、开鲁、奈曼旗、赤峰、科尔左旗等地,亦主产于黑龙江杜尔伯特、阿荣旗、扎兰特、泰来、讷河;辽宁建平、彰武、阜新、北票;宁夏宁武、陶乐、中卫、贺兰等地。亦产于山西、河北、甘肃、四川青海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草、残茎、须根及泥沙,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或户外阴干、可保持麻黄的青绿色。若曝晒过久或烘烤则色发黄,受霜冻则颜色变红,导致药材品质变差。 =====【炮制】===== * 麻黄段: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木质茎及残根,洗净,微润,切段,干燥。 * 麻黄绒:取麻黄段,碾成绒,筛去细粉。成品呈松散的绒团状,黄绿色。 * 蜜麻黄: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麻黄段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成品形如麻黄段,表面黄绿色,微显光泽,有焦香。每 100kg 麻黄段,用炼蜜 20kg。 * 蜜麻黄绒: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麻黄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 炒麻黄:取麻黄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 =====【性状特征】===== * 麻黄段:圆柱形短节段。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棱线,节上有细小鳞叶。体轻,质脆,切面中心显红黄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 麻黄绒:成品呈松散的绒团状,黄绿色。 * 蜜麻黄:形如麻黄段。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有蜜香气,味甜。 * 蜜麻黄绒:黏结的绒团状,深黄色,体轻,味微甜。 * 炒麻黄:呈圆柱形短节段。表面焦黄,粗糙,有细纵棱线。体轻,质脆。气微香,味涩、微苦。 =====【化学成分】===== 麻黄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还含有黄酮、挥发油、有机酸、多糖等。麻黄的生物碱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麻黄碱 (C<sub>10</sub>H<sub>15</sub>NO・HCI) 和盐酸伪麻黄碱 (C<sub>10</sub>H<sub>15</sub>NO・HCI) 的总量不得少于 0.80%。 =====【药理毒理】===== # 发汗:麻黄水煎液按 3g/200g 的剂量给大鼠灌胃,给药 30、60min 后,显著增加大鼠足趾部紫色着色点数目及汗液分泌量。 # 利尿:0.5g 生药 /ml 麻黄水煎液按 0.2ml/10g 的剂量给大鼠灌胃,连续 5h,大鼠尿量逐渐增加。 # 镇咳:麻黄水煎液按 0.2ml (相当于生药 0.1g)/10g 剂量给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灌胃给药,连续 1h,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 3min 内的咳嗽次数)。麻黄总生物碱、麻黄碱是麻黄镇咳的主要物质基础。 # 平喘:麻黄总生物碱按 0.025、0.050、0.100g/kg,麻黄碱按 0.030g/kg 给 2% 氯化乙酰胆碱和 0.1% 磷酸组织胺混合溶液致豚鼠喘息性抽搐模型灌胃给药,连续 2h,能显著延长引喘潜伏期。 # 解热:蜜沫麻黄和蜜麻黄水煎液按 2.8ml/kg 给蛋白胨所致家兔高热模型灌胃给药,连续 5h,能显著降低家兔体温。 # 兴奋中枢:麻黄水煎液按 5g 生药 /kg 的剂量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增加小鼠在 10min 内的自主活动次数。 #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草麻黄水煎液按 16g/kg 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灌胃给药,连续 7d,能明显延长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还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液黏度,改善其血液流变学。麻黄提取液的非麻黄碱部分按 1g 生药 /ml 的剂量给氯化铁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尾静脉注射给药,连续 24h,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面积。 # 降血脂、降血糖:1%~8% 麻黄水煎剂给大鼠灌胃,连续 50d,能明显降低去卵巢肥胖大鼠的体质量,明显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和孕激素水平。 =====【药性】=====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风寒表证:本品辛温发散,能祛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为解肌发表第一要药,常用于风寒表证。若风寒外袭、束缚肌表的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者,常与桂枝、杏仁、甘草等同用,如《伤寒论》麻黄汤;若风湿在表,一身尽痛,发热,有风湿化热之势者,常与薏苡仁等配伍,如《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若感冒延日,正弱邪减,面赤身痒,无汗或微汗邪不退者,常与桂枝、芍药、生姜、杏仁等同用,如《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 ## 咳喘:本品主入肺经,能宣发肺气、止咳平喘,为肺气壅遏之实证喘咳的要药,可用于邪壅于肺、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者。 ## 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本品能宣肺泄热、通调水道、利尿消肿、宣肺解表、发汗除湿,故可用于风邪袭表、风水相搏、一身悉肿、小便不利、脉浮、微有口渴者,常与生姜、石膏、甘草等同用,如《金匮要略》越婢汤。 =====【用法用量】===== 2~10g。 =====【成药例证】===== # 表实感冒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卷・第十六册》)<br/>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防风、白芷、紫苏叶、葛根、生姜、陈皮、桔梗、苦杏仁(炒)、甘草。<br/>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 伤风停胶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卷・第十三册》)<br/> 药物组成:麻黄、荆芥、白芷、苍术、陈皮、甘草。<br/>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疏风散寒。用于感冒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鼻流浊涕、头痛、咳嗽。 # 感冒软胶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卷・第六册》)<br/>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羌活、防风、荆芥穗、白芷、当归、川芎、苦杏仁、桔梗、薄荷、石菖蒲、葛根。<br/>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骨节痛、咳嗽、咽痛。 # 通宣理肺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麻黄、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半夏、茯苓、枳壳、黄芩、陈皮、甘草。<br/>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麻黄、前胡、紫苏子、石膏、苦杏仁、葶苈子、竹茹。<br/>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风热犯肺所致的咳嗽,症见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作响。 =====【注意事项】===== # 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 # 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IMG MIX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TMP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中药:麻黄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