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中药:油松节”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中药:油松节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松科植物油松 ''Pinus tabulieformis'' Carr.或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干燥瘤状节或分枝节。|黄松木节(《太平圣惠方》),油松节(《药材资料汇编》),松郎头(《药材学》)。||[[油松]]}} |imgs=2 |imgmix='' }} [[Category:饮片|Y]]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马尾松主产于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湖北等地 =====【采收加工】===== 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加工时锯取,选择后进行修整,并晒干或阴干。 =====【炮制】===== 劈成薄片或小块即可。 =====【性状特征】===== * 油松松节:为扁圆节段状或不规则片状;表面呈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较粗糙,或带棕色至黑棕色的油脂斑;部分带有残存栓皮。质坚且重,横断面木部为淡棕色,心材色泽略深,有同心环样纹理,或可见散布的小孔状树脂道,显油性;松节的髓部较小,呈黄棕色,纵断面有或斜或直的不均匀纹理。有松节油香气。 * 马尾松松节:与油松较为相似。表面呈棕黄色、浅棕黄色或呈红棕色,纵断面有或斜或直较为均匀的纹理。以色泽红棕且体大、油性足者为佳。 =====【化学成分】===== 油松节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还含有树脂、木质素等。油松节的挥发油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本品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0%ml/g;按干燥品计算,含蒎烯(C<sub>10</sub>H<sub>16</sub>)不得少于0.10%。 =====【药性】===== 苦、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寒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损伤等。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痛风,历节风痛:本品具有祛风燥湿、止痛之功,可与苍术、黄柏、桃仁等配伍治疗痢后痛风,如《医学纲目》中治痢后痛风方。若治历节风,四肢疼痛,则可用松节酒(《备急千金要方》)。 *# 风寒湿痹:本品祛风止痛,与通络、活血药配伍外敷,可用于痹证尤其寒痹的治疗。另与制草乌、桑寄生等药同用,可治疗筋骨酸痛,关节不利,四肢酸麻,如骨痛药酒。 *# 跌打损伤:本品活血止痛可单用,亦可与当归、鸡血藤、酒炙何首乌等配伍,外用或内用。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软组织损伤、经络不畅等症。 =====【用法用量】===== 9~15g。 =====【成药例证】===== # 骨痛药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方制剂•第五册)<br/>药物组成:制草乌、桑寄生、油松节、匕叶莲、威灵仙、虎杖、络石藤、菝葜、苍术(麩炒)、制何首乌、红藤、丹参、接骨术、伸筋草、木瓜、川芎、牛膝、麻黄、香加皮、红花、续断、干姜。<br/>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定痛。多用于关节不利,筋骨酸痛,四肢酸麻。 # 养血荣筋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方制剂•第一册》)<br/>药物组成:当归、鸡血藤、油松节、赤芍、续断、桑寄生、铁丝威灵仙(酒炙)、伸筋草、透骨草、何首乌(黑豆酒炙)、补骨脂(盐炒)、党参、白术(麸炒)、陈皮、木香、赤小豆。<br/>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养血荣筋。可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筋骨疼痛,肌肉萎缩,肢体麻木,关节不利,肿胀等陈旧性疾患。 =====【贮藏】===== 置于阴凉干燥处即可。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TMP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中药:油松节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