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中药:梅花”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中药:梅花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蔷薇科植物梅 ''Prunus mume'' (Sieb.) 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无)||}} |imgs=0 |imgmix='' }} [[Category:饮片|M]]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也有野生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 =====【采收加工】===== 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炮制】===== 净制。 =====【性状特征】===== 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花萼5,灰绿色或棕红色。花瓣5或多数,黄白色或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雌I子房密被细柔毛。质轻。气清香,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梅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挥发油、绿原酸、苯丙素等。梅花的绿原酸和黄酮类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sub>16</sub>H<sub>18</sub>O<sub>9</sub>)不得少于3.0%,含金丝桃苷(C<sub>21</sub>H<sub>20</sub>O<sub>12</sub>)及异槲皮苷(C<sub>21</sub>H<sub>20</sub>O<sub>12</sub>)的总量不得少于0.35%。 =====【药性】===== 微酸,平。归肝、胃、肺经。 =====【功能主治】===== 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用于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肝胃气郁,食欲不振,头目痛等:《饮片新参》中记载梅花“红梅花清肝解郁治头目痛;绿萼梅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 瘰疬:本品性平,味微酸,含有挥发油,主要为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等,具有疏肝、和胃、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瘰疬。 =====【用法用量】===== 3~5g。 =====【成药例证】===== # 复方制金柑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br/>药物组成:金柑、丁香、肉桂、砂仁、豆蔻、木香、沉香、玫瑰花、延胡索、梅花、香附(制)、香橼、丹参、桔梗、厚朴(制)、乌药、高良姜、干姜、枳壳、佛手、荜澄茄、陈皮、青皮、盐香、吴茱萸、郁金、紫苏梗。<br/>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健胃镇痛。用于胃气痛,腹胀,嗳气及胸闷不舒。 # 混元丸、丹(《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br/>药物组成:紫河车、人参、黄芪、山药、甘松、益智仁(盐炒)、远志(甘草炙)、桔梗、茯苓、天竺黄、木香、砂仁、香附(醋炙)、梅花、莪术(醋炙)、牡丹皮、天花粉、滑石、甘草。<br/>功能主治:健脾,益肾。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胃虚弱引起的体质软弱,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饮食少进,遗尿便溏。3.制金柑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br/>药物组成:金橘、佛手、砂仁、肉桂、沉香、豆蔻、木香、延胡索(制)、梅花、郁金、香附(制)、青皮、橘络、紫苏梗、川楝子、白术、甘草、玫瑰花、香橼、小茴香、陈皮、枳壳、乌药、党参、白芍。<br/>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胸胁胀满,不思饮食。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TMP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中药:梅花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